近期,在简书以及微博上陆陆续续发布了《装逼|如何用一张图片做出一份高颜值的PPT模板》等一系列基础教程,多得各位的支持,粉丝喷喷直涨。
这时,偏爱美食的小伙伴就忍不住过来问我,怎么才能写出一篇实用又叫好的教程,她想介绍介绍美食。
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写出一篇实用又叫好的教程。
一、确定问题(确定主题),总结经验
1.确定主题/问题
每一篇教程存在的意义就是解决一个问题或满足别人的需求。
因此,在写教程之前,就先确定一个问题,自己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例如,《纯货|属于PPT的动画基础讲解》就是为了解决配色问题。如果你要结束电饭锅美食,那么你的问题就是电饭锅可以做出什么美食。
2.总结经验
每个人所经历的事情都不一样,所以解决问题的办法都不一样,所以需要总结出来。
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就需要总结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自己是怎么解决的;或者自己曾经看过什么书,有没有类似的介绍,然后用列举出来,进行初级的撰写。(万分建议:用思维导图来总结。)
就像上面的思维导图所示,我写PPT教程,会根据所要介绍的主题,总结自己有什么可以介绍的。(注意这就是你的独特性,只属于你的。)例如,写颜色教程,就会总结自己平时常用的配色等。而经验就来自平时的看、做、思考。
二、看,然后进行第一次修改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总结完自己的经验后,就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丰富教程的内容。
那么,看什么?
看大量的与自己所要撰写的教程相关的干货,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经验。例如,我要写软文撰写的技巧,那么就去找与这类有关的干货或者在写作领域内优秀的人,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例如,看剽悍一只猫、萧秋水等的文章。
去哪看?
1.书。到图书馆看相关的
2.网络。通过知乎、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获取相对应的干货,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经验。
怎么看?
看,不是简单地看,而是带着思考去看。在看的过程中,思考这些干货对自己的教程有没有补充,能否结合自己的经验,获得新的知识等等。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在看的过程中,试着去做,因为做的过程就是融合自己经验以及干货的步骤。
看完之后,就是对自己的初稿进行第一次修改,让他更加丰满,更加干!
三、测试/实践,然后进行第二次修改
教程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使受众获得什么。
因此,在教程最终出来之前,需要测试,看看自己所写的教程适不适合。那么,怎么测试呢?
可以把第一次修改的教程,通过在QQ空间上或石墨在线文档等在线工具编写,然后发布给好友看,让他们给意见;或者通过面对面讲授给伙伴听,从而测试能否真正地让受众学到东西。
在测试的过程中,不断收集信息,总结教程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第二次修改。
四、发布
一切就绪知乎,就到产出了。
在测试阶段后,就是发布了。
发布的话,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平台发布,例如简书、微博、知乎、一些优秀的微信公众号等。
通过发布,就能够获得受众的建议以及反馈,从而进行再次整理,从而获得进步。
如果你问我,分享教程能学到什么?
我想,无疑是成长。
最后附上今天教程的思维导图,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好了,今天就到这啦,谢谢大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