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念作业”是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也是一个瞬变的过程,通过问题,提问,反问三步将使你从“认定别人是怎样的人”转而认出“原来自己是怎样的人”。最后你终将明白,你身外的一切人、事、物,全是你一己想法的倒影。你是编故事的人,也是所有故事的放映机,而整个世界都是你各种想法投射出来的影像。
转念作业的步骤如下:
第1步:写下你的批评。
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任何让你焦虑不安的情境,可能是某位令你讨厌、担心的人,或是使你生气、害怕、难过的人,或是让你感到矛盾、迷惑的人。写出米最真实的感受,作者强调写出恣意批判、口不择言,甚至稚气、小心眼儿,淋漓尽致地写出内在孩童的悲伤、愤怒、慌乱或受惊等感受。
按照这6个问题去写:
1. 谁让你感到生气、伤心或失望?为什么?他(们)有哪些地方是你不喜欢的?
(切记:尽可能苛刻、孩子气,而且心胸狭窄。) 我很讨厌(生气、伤心、害怕、迷惑,等等)_________(人名),因为_________
2. 你要他(们)如何改变,你期待他(们)怎么表现?
我要_________(人名)去做_________
3. 他(们)应该(或不应该)做、想、成为或感觉什么呢?
你想给他(们)什么样的忠告? _________(人名)应该(不应该)_________
4. 你需要他(们)怎么做,你才会快乐?(假装是你的生日,你可以满足任何愿望。尽管开口吧!)
我需要_________(人名)去做_________
5. 此刻,他(们)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人呢?请详细描述一下。(不需理智或仁慈)
_________(人名)是_________
6.你再也不想跟这个(些)人经历什么事?
我再也不要或我拒绝_________
第2步:4句问话。
通过4个问题思考上面所写的是否正确:
1.那是真的吗?
2.你能100%肯定那是真的吗?
3.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4.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当我们用这4个问题去思考上面的人和事时,也许我们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慢慢来,不必急。“转念作业”是为了发掘你内心最深处的真相,它可能异于你向来的认定,一旦你体验到内在的答案,你必会认出它来,那时,只需轻柔地与它同在,让它带你进入内心更深处。 那些问题,答案没有对或错。此刻,你正在洗耳恭听的,不是别人的答案,也不是你一向被教导的任何信条,而是你自己内心的答案。这个过程,可能令人忐忑不安,因为你正进入一个未知领域。当你继续潜入深处时,请允许你内在的真相浮现出来,让它自行跟你的问题相遇。当你反躬自问时,千万要温柔,完全臣服于这一经验。
第3步:反向思考。
要做反向思考,就必须重写你的答复。这一次全部把他或她写成你,把先前对方的名字全换成你自己,用“我”来取代“他”或“她。另一种反向思考是180度完全相反的形态:“你不应该善待我”;他不应该善待,是因为他没善待我(从我的观点来看)。这与道德无关,纯粹谈事实真相而已。 你可能会看到一个句子有三种、四种或更多种的反向思考。也可能,你觉得只有一个反向思考比较真实。(转念作业单第6道题的反向思考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反向思考。我们把第6道题的答复“我再也不要……”,改换成“我愿意……”,而且“我期待……”)
这是转念作业中最强有力的部分,你对他人的看法都要一一返回自己身上。当我们这样去做时,会对问题及事物有焕然一新的看法。
当经过这三步之后,对人和事物的看法,还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就会瞬间转变。所谓《一念之转》就是转念就在一瞬之间。作者用这个方法疗愈了千万的人。可见威力之大。
其实,真正困扰我们的,并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而是我们对那件事的想法。我们之所以对爱人不断的生气,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没有得到满足,就像《亲密关系》中所说,婚姻是一个人的事情,我们只是把内心的问题投射到了对方身上,而“转念作业”就会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把自己内心面临的问题找到,从而去发觉自己都不知道的真相。
在教育孩子的方面我们更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就像孙瑞雪老师说的孩子都有一个精神胚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她爱和自由并制定规则让她自由发展,他们的行为会让我们生气只是因为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转念一想,或许是我们的做法并没有达到孩子的要求,管的太多,或许反作用就会更多。
爱就在一念之间。
“转念作业”用起来,我还会持续看书中后面的内容和案例,自己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