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敬佩秦理的,每个平凡庸碌的人都会对天才投去羡艳的目光,一个少年天才,如同电影少年班中的天才们一样,他们的智商和普通人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他智力超群、过目不忘,心地善良,特别是在经历了残疾、背叛、所爱之人被侮辱至死、骨肉至亲被错误定罪死去的黑暗之后依然没有利用自己超高的智商去为害报复,他也许身体是变的残疾,但是他的内心至死都是那个单纯的少年。高智商的人很多,但是他所经历的磨难,每一个都能令人走入深不见底的黑暗。如同文中那段解释王頔的孩子叫白白的原因时:“人性的最初,都是非黑即白,两者势均力敌,终己一生像在打一场灵魂的争夺战。然而我所见识过的人,绝大多数在成年以后,都是白不敌黑,服输告饶”。我所敬佩的,是面对社会的残酷和暴力,他至死也没有改变当初那个少年的心性,那是他最这个社会最大的蔑视。
我是同情黄姝的,她是个在任何健全的家庭中都会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孩,是个明明自己才是个孩子却有成人的成熟和担当的女孩,是个璀璨夺目却又孤苦无依的女孩。有些人对于美好的事物总有占有与摧毁的欲望,而正是这些变态的欲望导致了她最悲惨的凋零,即使最终沉冤得雪,将罪人绳之以法也无法挽回那个鲜活的生命,只能寄希望于在死后的世界中,没有罪行,只有那片属于他俩的星空。
至于王頔、高磊、和冯雪娇,估计很多读者会恨他们,恨他们的自私、懦弱和冠冕堂皇,我也是如此,但是细细想想,如果自己身临其境,可能也不过如此。站在道德制高点去品头论足有时候只是在对无辜之人照成第二次伤害罢了,而自身发生某些事情时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根本不算恶行,顶多算是有点不道德而已。每每想来对人性的失望就在于此,也许不以恶小而为之就是在警告世人吧,而可幸的是读者尚有反省自身的机会,祈求自己在生活的细节中,能做出无愧于心的正确选择,不至于变成雪崩中,那片有罪的雪花。
该书除了剧情很引人注目之外很多细腻的细节都很让人泪目,小邓殉职后施圆那句“冯队,换个新手机吧。”。也许施圆和小邓还算不上爱,但是那句话饱含的失望和悲痛也溢于言表。而冯国金对小邓的死的愧疚和后悔也可以在很多地方体现出来,特别是他扣留了曹猛问完话之后那段: “三炷香都烧完了。冯国金抬着头想,弟弟,哥就这点能耐了。记得查收。”这段内心独白看的我哭了半天。人生短短几十年,却总是有那么多遗憾,有些遗憾再也没有机会弥补,而有些,还来得及。同时这些细节描写让冯国金等人的血肉也变得逐渐丰满,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名字。
最后,希望自己的人生白胜过黑,能在这现实的世界中保护好自己和所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