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已离我们远去,但网上关于高考是否还必要的话题仍在不断刷屏。是的,如今的高考已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过去的高考是一考定终身,只要考上大学,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工作。太多的农家子弟通过高考实现“跳农门”,是实现社会阶层跨越,身份转换最快捷的方式。而如今,大学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大学毕业国家已不再包分配或安排工作。想要进入体制内单位工作,需要通过笔试面试,考验的是个人综合而真金白银的本领。即使到企业工作,面试也是必经的环节。于是,大学毕业即失业,也成社会普遍现象。
于是,社会上已出现许多否定参加高考必要性的言行。高考,真的已不再重要了吗?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第一,高考是培养一个人基础技能的必经阶段
诸葛越在[得到]App精品课《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中说,每个孩子都要打造面向未来的四类技能中有一个基础技能,就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取得。
基础技能就是在学校里能够学到的那些技能,比如识字解题,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写作表达等,还包括很难很深的微积分、高等物理等。基础技能是通向综合技能的基石,也是个人成长大厦的基础。拥有坚实的基础技能,综合技能的提升会更容易轻松,个人成长的大厦也才能坚不可摧并能越垒越高。
高考是检验每个人学习基础技能成果的测试场。高考面对同一份试卷,能考上清华北大或双一流大学与名落孙山学生在基础技能习得方面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需要努力学习,争取高考考出好成绩的意义所在。
第二,高考锻造了人们的学习能力
12年的寒窗苦读,高考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么这个人的学习能力是不言自明的。高考前那么多科目,那么多课程的学习,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各科的知识都是需要烂熟于心的,那么多数理化知识的掌握,快速答题能力的形成,都是必需通过个人高要求的学习能力来完成。因此,学校教育是个人学习能力的磨练场,而高考必然成为个人学习能力高低的淘汰场。个人学习能力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最重要的能力。时代在迅速变化,知识不断更新迭代,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人,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学习能力于每个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高考磨炼了人们刻苦顽强的意志
过去人们说高考是“十年寒窗苦读”成果的检验场,而今的高考确是十二年苦读的检验场。现在大多数的家庭物质条件比过去有了极大改善,应当说寒窗已不需经历,即使以学校的条件,至少已是全封闭透明的玻璃窗户,说窗明几净实不为过,更别说许多家庭拥有冬暖夏凉空调的专门学习书房的了。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已成当今绝大多数学生的标配,甚至还有不少学生家庭都已拥有了小车接送上放学的现实条件。多年前的寒窗已不复存,但苦读犹在。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没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刻苦奋斗的意志,断是完不成那么多知识的积累习得的。完成学校知识学习,走向高考的过程,也是打磨人们吃苦耐劳意志的过程。能顺利通过高考,走进高校深造的学生与高考名落孙山学生的未来成长潜力是可想而知的。
第四,高考是当今中国社会获取全日制大学教育门票的必需路径
当今中国社会,高考仍然是获取全日制高质量大学教育资格的必需门槛。全日制大学学历毕业证书也是当今中国社会高等教育初级阶段最有含金量的学历证书,是人们从学校教育走进职场社会人生阶段的敲门砖。
[得到]App专栏《李翔商业内参》说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伊斯格鲁布发表了关于大学学位投资好处的观点。他说,根据2014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两位经济学家的统计数据,投资一个大学学位的年平均回报率(扣除了学费和收入损失)大约在9%到16%之间,在过去的20年中,大学学位的投资回报率平均为15%。相比之下,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年投资回报率是7%。经济回报之外,也有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们拥有更高的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在收入不多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的人也要比非大学毕业的人健康,他们有更大几率进行体育锻炼、参与投票并且拥有更高程度的公民参与度。
说了这么多,你还会认为高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重要吗?欢迎您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