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针与第二针的困惑
20210729
疫苗有几种,有一针的,两针的,还有三针的,就有些困惑于彼此之间的差异。如果说困惑于这种差异是因为我自身的无知与无感,我还真的有些不服。
三种疫苗之间不能混用,这一点我是清楚的,就好像说油和醋不能混一样,在某些场合即便油钱和醋钱也不能混,这涉及到了原则。
其实造成这种困惑的,不在于我的知与不知,而在于宣传的混乱与混淆。
宣传打疫苗早就开始了,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有去打。五一小长假过后的一波疫情,使得人们开始意识到了些什么,忽然间打疫苗就变得不那么容易了,等我也想去打的时候,疫苗似乎变得很难求了。
我在居住的社区里没有登记,我的户口没在这里,应该是一个原因,我就像是一个边缘人,什么事情也不知道,感觉人口普查也没有普查到我的头上,疫苗接种也是如此。当我打算接种的时候,就只能我去找社区了。社区让我加了一个专门为打疫苗而建立的微信群,说是在这个群里发布消息,剩下的只能是等待了,而等待是漫长和焦灼的。
很多人在问,得到的回答是要等。消息总算是来了,是第二针,并且一再强调是第二针,第二针,没打过第一针的不能打,而在外面得到的消息也是说当时在全力做第二针的收尾。
其实所谓的困惑,也在于此,在于第一针和第二针的差异。第一针所接种的与第二针的不一样嘛,就像早饭和晚饭。通常早饭与晚饭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时间,一个是内容,并且通常时间和内容是统一的。早饭是第一顿饭,通常是油条豆浆,假如是晚起了,到了中午了,才开始一天中的第一顿饭,也不会是油条豆浆了,因为油条豆浆的内容已经过了。
那么这第一针和第二针又是什么呢,是时间还是内容。如果说早饭和晚饭,是一种绝对时间,那么疫苗接种却只能算是一种相对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时间与内容反而变成了一种绝对的统一了。还以吃饭为例,只要是第一顿饭,就必须是油条豆浆,第二顿饭就必须是山珍海味。这样理解对吗。
显然这里产生了一种误读,就是第一针与第二针是不同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读,也是源于经验,以及对于疫苗的无知,或者说疫苗本身就没有这种宣传。记得有一种感冒药叫白加黑,早一粒晚一粒,同样是感冒药,两粒药是不一样的,当然我也不知道具体的成分,至少在表象上看两粒药是不一样的。当然还有别的,也就有第一针与第二针会有不同的误读。
那么第一针与第二针到底有没有差别,有没有不同呢,最后的答案是,两针在药理和成分上没有任何的差别与不同,差异的只是时间,不是内容。。
等到了六月底,群里的通知来了,新一轮的第一针开始接种了。
到了接种日,是七月一号,特意安排了一天无事,按照要求,早上到社区取表,下午三点半接种。为了不耽误时间,特有早去了一会儿,当时的场面着实让人震惊,会有这么多人吗。
接种地点在离居住地不远的另外一个小区,我提前两个小时到了接种点,排队的长度能有两百米。当天的天气特别的好,万里无云,骄阳似火,人们对此似乎并无怨言,都在安心的排队,跟随着移动。
移动的速度真的不快,但很有节奏,就像弹簧。当然你也该明白,其实就是人们更愿意在阴凉下面多呆上一会儿。
在苦等了两个半小时之后,我打上了疫苗。接种人员有四组,每组有两个人,登记,核验,扫码,接种,分工明确,一气呵成。
在接种完成之后的留观时间里,我特地站在接种区的旁边,观看她们的操作,流畅,机械,有条不紊,如果不是被接种者的问题,她们的操作是不会中断的,一个流程下来,大约需要一分钟,快也不会太快,慢也不会太慢。除了直接接种人员,还有一些辅助工作人员,清理垃圾的,还有一些其他的什么工作。边上还有一些人,估计是在休息。这项工作看似轻松,实则并非如此,为了避免差错,核查的手续繁杂,物理核验,数据核验,信息录入,一项也不能马虎。其实打针并不累,就是这些流程,尤其是机械的重复性操作,还是比较累人的,神经可能会高度紧张,因此她们需要定期轮换,可以松弛和缓解一下。
四点半留观结束,出来一看,排队的队伍并没有减少,反而更长了,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呀,不知道是安排的问题,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或许是因为小长假的变故,人们开始有所忌惮了,造成了聚集性的集中,没有办法。
二十一天之后,计划开始接种第二针,然而没有消息,消息来了,已经是二十四号了,可是刚刚通知说二十五号的接种,随即又被取消了,安排好的计划又变了,有些无奈,也有些气恼,还是借酒消愁吧。两瓶酒刚刚下肚,电话就来了,说今天有接种的,现在没有人,让我赶紧过去。本来已经逐渐消失了的烦恼一下子又上来了,多气人呀,为什么不通知今天呀。显然由此可以看出社区组织的混乱和无序。
没办法,只能更改计划,既然知道社区的无序和不靠谱,那就不能再听从他们的指挥了,只能自己行动了。按照惯例,这种接种会连续进行的,虽然说是取消了计划,或许只是针对部分人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接种点针对的不止一个社区,或许为了安排,只是取消了部分社区的接种,其他社区会继续进行。这样想了,也就这样做了。
第二天下午三点,还是去了计划的接种点,事情还真的没有按照我的预想,果然就没有人,我扑空了。既然来了,这件事儿就没完,这个地方不行,就换一个地方,群里曾经发布了几个地点,是区里的卫生院,我想我可以去看看。
先到了一个地方,还真不错,说是可以,这里面还真的没人,不用排队,环境还好,有空调。我把身份证和单子递了过去,工作人员看了一下,说我接种第一针的信息不在这里,无法进行信息录入,也就无法接种。我说我就是这个区域里的呀,群里的信息说是在这里,工作人员说还有一个地方,离这里不远,可以去看看,只是时间有些晚了,不知道能不能赶上,我说我去试试吧。
果然,出门不远,稍微的一打听就知道了。同样,这个地方也是人不多,或许干脆就没有人。拿了单子递了上去,地点是对的,就在这里,可是我还是要等,为啥呢,因为针剂是两个人的剂量,幸运的是在我之前刚好也有一个来过,他需要等待第二个人的到来,才能一起完成接种,并且这个人就在附近,还留了电话。电话也打了,说是马上就到。
至此好像解开了我的一个谜团,就是疫苗是两剂装的,可是我记得我的第一针不是这样的呀,是独立的一针呀,看来是我的记忆有问题了。
很快,人就到了,是一个小伙子,像是一个学生。两个人一起上楼,到了接种点。先是小伙子打,医生一项一项的核查,原来小伙子打的是第一针。轮到我了,又核查我的信息,强调的问了说我是第二针,我回答说是的。就这样,我完成了我的第二针的疫苗接种,也解开了我的困惑。
小伙子是第一针,我是第二针,我们两个人用的是同一瓶针剂,分了,也就是说,所谓第一针和第二针,所使用药剂是相同的,没有任何的差别,只是需要两次接种,两次之间需要相隔至少三周,二十一天,这个时间像是一个发酵期,也像是隔离期,时间间隔一致,之后便可以继续接种第二针,而这个间隔期必须超过二十一天,但是超过多少,当然也会有规定,但不是一个确切的时间。
如此一来,所谓的第一针和第二针的说法,是否就有了一种误导性的歧义了。难以理解这种歧义性只是对于我,还是别人也有这样的的理解。按照我的理解,说成是第一次接种和第二次接种,似乎比第一针和第二针要好,这样的表述所针对的是接种过程,不涉及针剂的内容。换一个思路,如果还以时间和内容来思考这个问题,第一针第二针的说法,其重点似乎在于内容,同时也强调了时间,然而事实是内容在这里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时间,既有顺序,也有间隔,这样的理解应该更加合理。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就是消息的录入和上传。很明显这个信息是需要上传,并进入某种数据库的,但是,这种上传是多节点,分时段段。我也不知道如何描述这件事情,这样说吧,接种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一个过程的,而这个过程只能在一个地点,或窗口,所对应的区域内完成,两次信息录入必须在一个数据包内,这样,这个数据信息才是有效和完整的,才能上传,成为有效数据,进入公共信息库,否则。只能在局域的信息库中。
难以理解这样做的用意和目的,这样的操作有些机械,我觉得人为的制造了麻烦,使得流程复杂化了。
至此,对于第一针与第二针的困惑也就不再困惑了,解开了,至少在我的认知里面,通过实践和思考,有了充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