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文字风格是个人灵魂风格的外溢,那么从神性角度俯瞰,一种文化形式则是一个国家、民族灵魂风格的外溢。
中国古典文化讲究含蓄的艺术,正所谓“胜而不美”。惯于将所思所虑融于所寄托之物,隐而不发。正是“低头弄莲子,莲于清如水”,“取次花丛懒回首,半缘修道半缘君”,“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而不“我爱你”。
《中国式家庭情感表达方式》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访者中,近七成人表示家人之间不好意思或找不到合适的方式表达爱意。诚然,对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国人而言,若要明明白白地“示爱”总归会有些羞怯,毕竟与长久形成的文化形态多少有些相悖。
而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几大轴心文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彼此的接触,叠加与组合,我们也应试着去接受那些从文明的独特而隐秘的,人类学意义上的根淅给出的真正能提供给文化交流的“文化之果”。更具体些,便是于“示爱”方面,学着西方人一样,大胆而真挚地表达出来。
表达不是非要以语言的方式传达。就关于“受的期待”的数据而言,最被“期待”的是“专心的陪伴”--延续了中国人一贯的含蓄风格。其次才是直接的语言方面。
陪伴,细细咀嚼起来总有几分莫名的,难以言喻的意味,似乎只有用内心最深处的那一丝丝共鸣才能传递出来。
陪伴是什么?曷若说是羁绊的具体外现,是千帆过尽,有人与你立黄昏,问你粥可温,是夜深露重,有人共你立中宵,为你披旧衫。是你知道无论何时回首都有人等你的心安,是内心最真切,最柔软的美好!人是群居动物,纵彼不言,内心大抵都是有着结温情的渴望与憧憬,这份情感至少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开始使用炎种之时。
陪伴,不意味着一定会有人给你挡风遮雨,护你一世平安康乐,但意味着有人与你共看这天下壮丽江山,分尝这世间轰烈快事,与你并肩共渡苦难-----这是比单方面的保护更珍贵的存在。而世上何曾有永恒之物?似乎永生不灭的太阳也仅余50亿年的光景,陪伴------这份最长情的羁绊又能维持多久呢?人间的面见一面少一面,那些在你身侧的人总有一天会离你而去,而你只能目送着他的背影由点连成长长的线,一点一线串成了无限延长的离愁,串成了生命的起止轮回。面对这种告别,任何人都无力回天,无论如何时都超越不了肉身的死亡和生命的无常,只能任时间自然流淌,因为生命的脚步是无法追逐的。
“形骸有死生,情情有哀乐。此生何所为,此情何所托?”我们能做的只有有生之年主动 多陪伴在父母身侧,一如父母陪伴在我们身侧一样。在陪伴中,在一次次的凝望间,将 父母的音容深深刻入骨血里,作为此心安处,作为余生的慰藉。
给爱一个行动,无需赘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任是无言也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