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突然察觉“我是一个无趣的人”。
已经没有任何事情能提得起我的兴趣。
朋友给我发来一些好玩的视频,我没有打开的欲望。
也不再会随机播放音乐期许找几首能够加入收藏歌单的曲子。
拿起一本书翻几页就扔到一旁,总觉得心神不宁。
想和朋友聚聚,收拾到一半就突然丧失了动力,发信息给朋友说:抱歉,突然要加班。
我变成了一位手持切割机的园丁,把伸展出栏杆之外的任何枝桠都切割得迅速。
与其说“我很无趣”,不如说“我不允许变得有趣”。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未来的人生有强烈的负疚感。
睁眼闭眼都是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某个终点。
在那个终点没有到来时,我不允许自己做任何可能会偏移目标的事情。
网络上有大厂的员工吐槽:你根本不需要强推加班制,因为大批的年轻人,只需要把工作往他头上压,教育体系规训出来的绩优主义自然会推着他投入自己的时间把事情干完。
打开任何自媒体,时不时刷到比我年轻小的自媒体博主教我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如何变得更精进。
我一边想:你真的经历过吗?你成功过吗?甚至你失败过也行。你就来教我?
却又一边点击倍速生怕自己会遗漏任何一句成功的关键信息。
我很矛盾。我既觉得没人能真正帮助到我,却又对自己能走出没啥信心。于是就一直在焦虑、烦躁、无头苍蝇、慌乱中来回切换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我又如何能变得有趣。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毫无生机,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外界看起来这个人内心极具目标感,但我知道恰恰是因为自己毫无头绪,找不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才摆出一副思考者的样子,只有一张渴望立刻奔到终点撞线的脸。
有天,我对朋友说: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的人生一切都变得刻意为之。一切都需要在自己的掌控里。
说完这句话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变得无趣的原因了——正因为一切在刻意规划,从而少了遇见的欣喜。
有朋友循着气味走进了一家昆明的路边小店,吃到了刚出炉的鲜花饼,他说那是全世界最好吃的鲜花饼。
我想起自己在杂志上看到一位很钦佩的被采访者,然后去对方的自媒体留言表达欣赏,从而成为了好朋友。
还有朋友打不到车,一位快递小哥说可以带他一程。
当你把这些事情都记下来,说出来时,你的人生就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你也因为这些不经意的遇见,人生也因此变得有趣了起来。
你不是无趣,而是太认真而显得刻意。人生不需要全部都是刻意,更需要允许自己有更多的不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