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途中,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途中,吃被赋予了比平时更多的意义。
一方面吃饱喝足了,才有力气欣赏眼前美景;另一方面,不吃吃当地特色美食不足以了解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
虽然自认为不是一枚合格吃货,但是这几年去了不少地方旅游,每每回忆起来,很多细节已经记不清楚,但是在当地吃的美食,却逐渐凸显出来成为记忆牢靠的线索。
敦煌的驴肉黄面、西宁的手抓羊肉、西安的泡馍和腊牛羊肉、兰州的药膳鸡(拉面自不必说)、成都的串串和冷锅鱼、九寨的烤牦牛肉串、泸沽湖的烤水蜻蜓、龙脊梯田的竹筒鸡和本地玉米、桂林正宗的啤酒鱼、大理的喜洲粑粑和鲫鱼炖豆腐、丽江的土鸡炖排骨….还有各个地方出名不出名的特色小吃,通过它们就能够慢慢的把遥远的记忆串成一条珠串,在夜里慰藉渴望再次出发的心。
很多次出门旅行,在外游荡一整天,到得晚上,往往最期待一顿可口的饭菜,好像白天的跋山涉水,不是为了领略名胜风景,而是为了晚上一顿踏实的吃。于是顾不得满身疲惫,拖着一身尘土继续四处寻觅好的饭馆。如果能寻得一处好的地方,吃上几口地道的当地小吃,那么这一天便是完满。如果运气不好找不到这么个去处,那么一天的好心情都会毁于一旦。
在途中舟车劳顿时,吃就更有必要了,人困马乏之时,一顿好吃的能够为旅途增色不少。至今还记得坐长途大巴去九寨时,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八九个小时,中途在半山腰停车休息,在路边上当地人卖的杂粮饼子和煮玉米,温热、清香的食物把快颠散架的骨头又重新牢牢抓在了一起。还有环青海湖骑行时,在大雨中经过泉吉乡,在路边小馆子吃的8块钱一碗的牛肉面和免费的奶茶,巴掌那么大块的结实牛肉、面盆大盘子装的奶茶,让在风雨中艰难蹬车的人立即找回了活力。
很多食物的意境,在途中才能更吃得出来。一个地方的特色食物,一旦离开了它所在的地方,就很难吃出它原本的意境来。有一年秋天和朋友去成都,夜里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不宜远行出门觅食,就在住处附近找了一家做冷锅鱼的小馆子。客人太多,老板就在隔壁24小时自助银行里为我们摆了一桌两椅。温热、盖满红油的冷锅鱼配啤酒,就着玻璃门外的雨丝,成都的风味在这晚尤其浓厚。还有一年11月份,游到绍兴,冬雨接连不断下了好几天,南方湿冷刺骨的夜里我们衣衫单薄,记忆中那几杯温润、热情的绍兴黄酒,在以后的日子里再也没有喝到过。
在途中衣、住、行都可以将就,唯独吃不可以随便。虽然在途中不一定追求吃的精致,但一定要吃的饱、吃得好、吃得舒畅,这样才能够给身体、精神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动力,支撑我们在途中走的更远、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