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完薛宝钗,第七回还有件重要的事为王熙凤应邀去宁府做客,宝玉知道了闹着也要去,凤姐遂带了宝玉来到宁府这边。
这算是写了贾府日常,开始写写宁府了。
本来女眷间的玩闹,宝玉在此并不方便,也觉无趣,这就引出了秦可卿弟弟秦钟的出场,其实第五回中已有过伏笔。
宝玉秦钟得以相见,估计两人都早已久闻大名,没机会认识而已,也是,对于像宝玉这样富家尊贵之身份,出门动辄陪侍仆人寸步不离,想认识个同龄伙伴多难呀。
两个人相见之时,书中描写的很有意思。
那宝玉自一见秦钟,心中便如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起了呆想,乃自思道: “ 天下竟有这等的人物 !如今看了,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要也生在寒儒薄宦的家里,早得和他交接,也不枉生了一世…… ”
好奇怪的想法,也许每个人初遇优秀的别人,总会有自惭形秽的感觉。总之,相见恨晚,如遇知己 一一 秦钟与自己年龄气质都很相似,对秦钟的倾慕,也是一种对自己的眷恋,这是与生命中的另一个自己的相见。
若有所思、自惭形秽 一一 看到生命可以这么美的时候,觉得自己不够完美,憎恨自己的富贵,有了第一次自责,感觉到礼教、富贵把人限制在一个牢笼里。
有趣的是,宝玉所忏悔的,恰恰是秦钟所羡慕的, 秦钟见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浮,更兼金冠绣服,娇婢侈童。心中亦自思道:“果然这宝玉怨不得人溺爱他。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他耳鬓交接。可知‘贫富’二字限人,亦世间之大不快事。”
秦钟和宝玉,其实是生命的一体两面。人有时会忽略自己拥有的,羡慕别人的。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大概就这心理。
宝玉秦钟聚在一起,两个同龄的男孩,这就开始商讨要约在一起上学堂了。
再来看看对秦钟首次出现的描写 “ 带进一个小后生来。较宝玉略瘦巧些,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慢向凤姐作揖问好。”
时代的局限,审美亦有改变,作为一个女儿态的大男孩,放在现在也是让同龄人会诟病和笑话的。 作者设秦钟这一角色,谐音 “情钟”,对应其形态外貌,也是别有一番深意的。
附 第七回诗词曲赋鉴赏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
相逢若问何名氏,家住江南姓本秦。
此诗甲戌本、 戚序本在第七回正文开头,有“ 题曰 ” 字样,当是曹雪芹所作的标题诗。
1 十二花容 一一指薛姨妈叫周瑞家的分选给众姐妹戴的“ 宫里头做的新鲜样法,堆纱花儿十二支 。”
2 名何氏 一一 也就是“ 姓什么”,与答句相应。
【评说 】 本回写到冷香丸的制方时,说了许多的“十二两” “十二钱 ” “ 十二分” 字样,脂评以为凡用 “ 十二 ” ,皆照应 “ 十二钗 ”,这里,“ 十二花容 ”同样也有双关含义。这样,“ 惜花人” 便是能怜惜女儿命运的人,非宝玉莫属。本回又写“ 宝玉结秦钟”,故有三、四句的话头。甲戌本初提到秦钟之名时,脂批曰“ 设云’ 情种’ ” 古诗云 : “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 ” 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 ,“秦” 谐音“ 情 ”,自非脂批任意穿凿,只是作者的真实用意和脂批所言的语意,仅可仿佛想见而难确定。
2021--8 风铃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