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的基本准则,不要瞧不起任何一个人,哪怕他穷困潦倒,身体残疾。
小瞧他人之人,心眼都不会多大。人人都不一样,互相瞧不起对方。这是人性之恶的一个起点,却无人重视。因为瞧不起对方,是多么渺小的一件事。正因为渺小,却是人性恶之起点。瞧不起对方,就会厌恶、讨厌对方。从而产生人与人之间的恶念,乐意看着他人受苦,甚至伤害他人。
然而我们总是纠结在问题发生后,当时的情况。讨论谁对谁错,什么原因。却从来不追寻根源,只解决当时的问题。久而久之,问题只会越来越多,因为人性之恶源头依在。就像病毒传播一般,源头得不到控制,就会越传越多。
韩信,青少年时代是江苏淮阴地区的一个破落贵族子弟,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由于运气不好,青年时代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
淮阴闹市中,就有个年轻的屠户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佩戴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后来韩信投入霸王项羽麾下,也知其才能,却不重用。最后韩信投奔刘邦,虽然刘邦也瞧不起韩信,但在萧何的力荐下,成为汉军兵马大元帅,一统三军。就这样一个被世人瞧不起,被霸王项羽,刘邦瞧不起的人。却为刘邦打下了天下,成为世人皆知的兵仙韩信。而霸王却被自己以前瞧不起的人打败,落得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霸王并非败与他人,而是败给了自己。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后赵先割地议和,秦退兵后,赵又反悔不将城池交付秦,秦王大怒,使王陵领兵攻打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经过挑选,最后还缺一个人。
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赵胜门下几年了?”
毛遂说:“三年了。” 平原君说:“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赵胜也没听到赞语,这是因为没有先生什么才能的缘故。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请留下!”
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就会锥子那样,整个锋芒都会露出来,不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
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
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
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以前一个叫三张的学生,成绩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而身为同座的李四却是个不爱学习,整日好玩的人,成绩也是不值一提。班里的同学瞧不起他,老师也瞧不起他,亲戚朋友邻居也瞧不起他,甚至自己的父母也瞧不起他。在世人的眼光下,他决定发奋图强,让他们另眼相待。今后便每日看书,认真听课,别人叫他出去玩,也毅然拒绝。若干年后,李四考上了大学,考上了研究生,成为世人的榜样。而当年名列前茅的李四,却连大学都没有考上。后来得知李四的成就,不得不赞叹李四,叹息自己。
为何会瞧不起别人?因为别人的言行,外表,邋遢,上进,为人等。这些都不是理由,瞧不起一个人只需一个理由,你不喜欢,你讨厌而已。谁也瞧不起谁,就会造成人性恶的一面扩散。瞧不起别人,本身就是恶的一面。而你这种行为,不但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周围的人,还有你瞧不起的人。这样人与人之间,谁也瞧不起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恶。你有瞧不起的人吗?你有看不惯的人吗?你有讨厌的人吗?想想你自己,是不是都有呢?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所以我们都是真正善良的人。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恶的一面。所以要做到不瞧不起任何一个人,几乎不可能。人与人,家与家,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种族与种族…,都是互相瞧不起,所以人类之间永远不可能真正团结。但是相信未来的某一天,人类一定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