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剽悍一只猫的文章《一个普通男青年的2018》,当中提到了如下几个观点:
1、在酒局上,人家真正在意的可能不是你喝不喝酒,而是价值和真诚。
2、忙,经常是一种借口。
3、严,是真爱;宽,是真害。
4、综合实力比别人差没关系,关键你要有你的专长,而且,你要分享出去,因为分享即链接。
5、如果你觉得你很好,你觉得你的东西很好,那么,要坚持打广告。卖,是更好的学。光明正大地卖,更可爱。
我的启发与行动:
1、酒多数时候是陪衬,但我们很容易把其变成主角。喝酒的时候,多从当中跳出来,看看自己在那个当下到底给人家提供了什么价值。包括,你自己又获得了什么。
2、因为我们觉得我们忙,所以,我们就进入了觉得忙的状态。也许,本来就不存在忙这个事情。一切都是选择。我在本该更重要的事情上没有持续发力,而把时间花在了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上,因此,我们觉得我们忙。
拼命追问自己:
对自己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
然后,持续地在每天用实际的行动去捍卫。
例如,我在朋友圈的签名是:
“1.Family first. 2.Make more money.”
但我自问,我的焦点还是会经常偏离这两点。
3、严也好,宽也好,结构都是得拼命让自己触达真相,去为了自己的目标拼命努力。就如,有时你把一件事情做到了99.99%,心想这样差不多了,但就是这个差不多,让那个事情重回了0的状态。
又如,如果你是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可能少了一颗螺丝钉,你都可能停止运转。
大部分人还没有到做“宽”的时候,所以,先“严”起来。
4、人比人比死人,拿自己的弱势跟人家的优势比,等同于作茧自缚。
在自己的细分领域里做到最好。
在一个有共同专长的群体里,找到你有异与别人的能力,然后不断地利用各种场合分享出去,让别人知道。
分享即链接最近感受很深。近期线下见了一些人,可能只是因为真诚地、深入地分享了自己所知的,然后跟对方产生了链接,接着,对方还会带着你去链接其他人。
但是,我觉得我在见人、链接人这个事情做得还远远不够狠。在用点力气。
5、多为自己打广告,多告诉人家,你会什么,你专长什么。
打广告的背后是要重视传播的力量。
绝对不要等到你什么都准备好的时候,再告诉人家。
你要什么,你想做什么,可以先说出去,这样资源会向你靠拢。
不敢打广告的背后,是不相信自己,或者别人的评价。
这一点我也做得很不够,要用力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