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羊娃到博士生导师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她是某大学的副教授,苦于没有考博,只能止步于副教授。她给讲了她有个同事前些年评上博导,准备报她同事的博士。她顺带给我讲了这位同事的传奇故事。


我叫杨利伟,不是“太空英雄”杨利伟,是一名大学老师,只不过是半路来当的老师,我就讲讲我的故事。

我是一个典型的六零后,出生在中国西北,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喊叫水”“一碗泉”“长流水”听这些地名,你就会明白人们对于水的期盼。

如果来西北自驾游,你可以在清晨的高速路上透过车窗看见模糊的大地轮廓,辽远平坦粗旷,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土路和戈壁,荒山上成群牛羊也是吃着所剩无几的草根,似乎,更多的,这是一个黄色的适合沙漠居住和生长的地方。

我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没有水的地方,靠天吃饭,记忆中最多的是去十几里的地方去挑水,我是家里老大,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拉着二弟三弟去挑水。

记得,每天天蒙蒙亮,那个汪着一脸盆泥水的坑边已经排起了长队,排到我们兄弟三人,我们用一个搪瓷缸子把泥水一缸子一缸子地舀到铁皮桶里,舀水也不能太急,要不然缸子里泥多水少,哥仨轮流舀水,半个小时就装满里两桶水。

我们哥仨用根长棍子,抬着两桶水兴高采烈地往回赶,因为我们有两桶水了,一旦太阳爬到天空的正当中,那个泥坑估计很快就不出水了,来迟的人今天又白跑路了,只能去更远的地方挑水。

我们把挑回去的水倒进一口大缸,它埋在地里,有成年人身高那么深,直径有我张开双臂那么长,其实水缸里存的水够我们家吃五六天的,可是老娘说,多存点水,心安。

是啊!为了多存水,我们兄弟三人可是比同村孩子跑的路多了许多,可我们家也从没有闹过水荒,老爹常告诉我们兄弟三个,人的眼光要放长远,实际从多存水这件事上,我们兄弟三人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也是因为老爹老妈的目光长远,我们兄弟三人都考上了大学,对于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爹老娘,面对靠天吃饭的生活的农民,我们兄弟三人没有去当放羊娃,陷入“放羊娃”的死循环里,我只能对弟弟们说,我们上辈子修了多大福,遇到了老爹老妈。

1985年,我参加高考,考取了我们省的一所大学,虽然是专科,在我们这个天天为吃水发愁的小村已是破天荒头一个大学生,他们只知道考上大学可以进城,可以成为城里人,可以吃到供应粮,可以不用喝泥水澄清后还又苦又咸的水,可以喝到甜水(我们那认为不苦不咸的水)。

或许,这就是乡亲们认为我爹娘让我们读书的原因,可我的老爹老娘怎么会这么目光短浅呢?老爹年轻时曾经出去闯荡过,因为历史原因,他不甘心的回到了这个荒凉偏僻的村庄。

老爹常告诉我们哥仨,外面的世界可大了,有火车,汽车,高楼大厦,你们三个一定要好好读书(我们那里好好学习叫做好好读书),将来一定去那些大城市生活,不要回来!

我这个连汽车都没见过的土包子,第一次跟着老爹出了远门,我们做火车,汽车终于到了学校。

一路,我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我就好像“爱丽丝漫游记”里的爱丽丝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我高考志愿填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这所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我在这里苦学了三年,毕竟我的底子太差,大一时所学的课程差一点全军覆没。

感谢我当时的辅导员刘高斌老师,在业余时间给我补习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理论力学等基础学科,大学三年我苦学英语,这为我以后上本科奠定了基础。

1988年专科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省第二建筑公司,开始了我当施工队技术员的职业生涯。

在工地上,我学会了抽烟喝酒,那时的建筑公司也没有什么大型基建项目,大部分项目就是盖筒子楼,我整日里不是喝酒抽烟打牌,就是公园里瞎转悠,一副游手好闲的样子。

老爹有一次来看我,在我的宿舍住了几日,觉得我天天在混日子,教育了我一顿,可不我是有些忘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干点啥。

1991年,我去母校办事,遇到了刘高斌老师,他问我过的怎么样,我说没意思,天天混日子,他说要不你报考专升本本吧!考上只需要脱产两年,只要单位愿意,工资照发,学费当然是国家掏。

于是,我回去找领导,说明我要去进修,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更好的展开工作,提高我的业务能力,领导看我们这一批分来的专科生,我是第一个特别有上进心的。

最终我的真诚打动了领导,同意我去考专升本,条件是毕业以后必须回原单位,我想我不回来还能去哪呢,这可是铁饭碗啊!

1991年的整个冬天,我把自己关在一间空闲的办公室,开始了疯狂了复习,已经毕业三年了,好多基础知识还算没有全部忘记。

距离考试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还好冬天工地全部停工了,基本没有什么工作,我天天除了吃饭上厕所睡觉就是学习,基本保证每天学习十二个小时。

考试终于到来了,我忐忑不安的走进考场,我发现随着年龄增大,对于考试的紧张程度也是有增无减。

或许是我运气好,还是那年题简单,反正我考取了母校建筑工程(原工民建专业)的本科专业。

我工作了三年,又回到了学校,成为一名大龄本科生,班里的同学都喜欢叫我老大哥,因为我不仅是他们的师兄也是他们的同学,而且老师们都认识我,几乎班里所有的事情都被我包揽,自然我被同学选为班长。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总是转眼即逝,两年的学习时光,我总觉的太短,要学的知识太多,我觉得工作一段时间,再回到学校学习这样的学习模式是最好的。

比如说我从事了施工的工作,对于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经济以及建筑施工这些专业课就特别感兴趣,因为我在工作中遇到好多实际的问题,却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完全凭老师傅们的经验。

那么这些经验是对是错只能考结果证明,所以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作为一个施工技术负责人,完全要避免这种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因为我们是在干工程,不是在搞科学研究,始终考虑技术上的安全,才能保证工程造价合理。

这是我当时的想法,毕竟有时代的局限性,现在看来还是有些保守,但站在我当时所从事工作的角度上,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这一次回炉再学习,对于我个人能力的提高的确是一次值得飞跃,回到原单位后,我立刻制定了施工相关专业的技术作业指导书,我这一创举,被省建设厅在全省施工单位中大力推广。

于是,我在随后的五年时间里,几乎在全省的所有国有建筑企业转了个遍,几乎每年都有调动,都是去帮他们的施工科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作业体系。

1999年,省建设厅的一位领导问我想不想去我的母校上班,我的母校因为合并了众多的学校,教育部和省政府筹划把母校打造成我省最大的综合大学,学校基建处特别缺人,准备从省各建筑公司找一些技术骨干去应急。

我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激动万分,我能为母校做一些贡献,我是求之不得的,没有母校,怎么会有我的今天。

于是我去了我的母校西北某某大学的基建处,我被认命为基建处工程科科长,虽然是平调,我以前就是建筑公司的施工科科长,但我觉得担负的使命感更强烈些。

学校因为合并了三所学院,同时1999的国家扩招,入学的大学生人数翻了几倍,我记得我上本科时我们这个专业就一个班,一个班就三十几个人,现在一个专业四个班,一个班快有四十个人了。

人多,问题自然出来了,教室不够了,宿舍也住不下了,食堂挤满了人,体育馆完全盛不下多少一个校区的学生。

于是从1999年到2003年,我的母校进入了全面建设的快速轨道,我忙的几乎没有节假日,大家都说大学老师体面又轻松,可是我是基建处的,大学老师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在学校在快速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也收获了硕果,2002年教育部把我的母校纳入了“211”大学的行列。我有幸成为一名“211”大学的毕业生。

2004年,我终于闲了下来,和土木系的老师有了来往的时间,因为学校被纳入“211”大学,对于老师的要求自然提高了一大截,好多本科学历的老师去上硕士研究生,硕士学历的老师去读博。

虽然学校也在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可是西北偏远艰苦的环境还是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土木系的代课老师缺之又缺,土木系的主任找我看我愿意不愿意去土木系代课,一节课二十五块钱。

可是我有这个能力吗?老主任说,你干施工有十年了吧,我说抛掉中间上本科两年,干了八年施工,今年刚评的高级工程师。

老主任说,这不就得了吗?科班出身而且这么多年的施工经验,你搞的那个全省施工作业指导书现在还在用,你说你不来教施工这门科,就是极大的浪费。

我被老主任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了,我说那就厚着脸皮试一试,不过你要找我们处长打好招呼,不行就撤,我可不能误人子弟啊!

于是这一年,我变成了土木系的代课老师,基建处的领导对于我的表现相当自豪,甚至鼓励我考研,看以后能不能调到土木系去当老师。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我想反正在大学里面考研可是有的天独厚的条件,虽然我年纪大了点,可是比起土木系四五十岁上博士的老师,我还算年轻。

说干就干,老爹说的好,人的眼界要放宽眼看的远一些,是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难道在基建处干一辈子吗?眼看学校建设规模已经是一所综合大学的样子,还有那么多的分校区,楼已经改的差不多了!我以后何去何从还是个未知数。

说实话这些年一直忙着上学了,眼看快四十岁了,我还是单身,我的两个弟弟娃都上小学了,老爹老娘始终愁我的婚事,我总是说事业未成无以为家。

我想,我如果以后当老师是不是就好找对象了,回想起,那些代课的日子,大学生们那种崇拜的眼神,让我更加坚定我的决心,一定要去考研当老师。

39岁的我又一次加入了大学生的行列,和他们一起在图书馆里复习考研,每当他们叫我老师时,看着我也在复习考研,他们觉得我很励志。

我和他们一起在图书馆占座位,一起去听辅导班的讲座,每次有不懂的问题,他们总是来问我,搞的我似乎真是一个老师,不过这样也逼得我更加努力。

因为我不会做的数学题,我可以去找数学系的老师给我讲,不会的英语,可以去找外语系的英语老师讲,甚至政治我会去马克思主义学院找老师画重点,这就是优势吧!毕竟我在基建处干了这么多年认识人多。

没有什么悬念的,我于2004年考取了临近省份的一所“211”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的专业是结构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是钢结构。

我的导师是一个要求特别严格的教授,我是他当年招收的硕士和博士学生里面年纪最大的一个,我的导师那年也才45岁。

所谓笨鸟先飞,我比一起入学的同学年龄要大十几岁,可是我从入校的那一天起,我认为我就是一个学生,我不会拿我年龄大倚老卖老,不去做我应该干的事情。

我继续苦抓英语,毕竟这是我的弱项,每天十点我准时去操场夜跑,MP3里全是英语资料,我边跑边听,边听边说,MP3似乎成了我的标配,我走哪听到那。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研二时考过了英语六级,这是我以前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老师给博士们安排的项目,我们这些硕士也参与其中。

我不能说,我有多拼,对于一个快四十岁的中年男人,每天十二点之前是不会睡觉的,第二天准时七点起床。

天天从知网上下论文(高校是整体购买的),看论文研究文献,学软件,跟着博士做项目,因为我们做的是钢结构稳定方面的研究,所以大部分是些大跨度钢结构建筑,比如体育馆,影剧院等等,我接触的横向课题里就有省会城市在建的大剧院,号称西北跨度最大的影剧院。

在学习软件上,碍于情面,没有向比我小的师兄请教,学习有限元分析的时候走了不少弯路,在亚马逊上搜索ANSYS把排名前几的书都买回来看,什么《ANSYS12.0 宝典》、《ANSYS 15.0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我发现这些书只能了解个梗概,可以做几个列子,但是想要了解各种参数的含义和与实际工程的联系,则是不可能的。

这些书全都是从ANSYS官方帮助手册,翻译改编过来,只是翻译和改编的程度不同而已。 最后导师推荐《有限元分析:ANSYSY理论与应用》莫维尼 (Saeed Moaveni) 著。

上硕士研究生四年是我上学一来最痛苦的三年,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这么无能,以前的自信被狠狠地摔碎在论文上,我的论文一次次被导师修改,一次次被各核心期刊拒稿。

曾经一度我准备放弃,大不了回我的基建处搞施工,四十多岁的人被人骂的和狗一样,尊严和能力是连在一起的,没有能力何谈尊严。

还好,我这个喝泥水长大的山里娃,这些比起我的儿时的经历,好歹我有书读有学上,如果我不出来读书上学,我都能想象出来会是什么样的场景:一个抽着旱烟,穿着羊皮外翻的的坎肩,头上裹着白毛巾,挥舞着鞭子赶着一群羊的中年羊倌。

是啊,我不想重复祖祖辈辈“放羊娃”的生活,我要走出大山,可是才走出来,我就怂了吗?

我觉得三年我肯定毕不了业,我找导师说了我的忧虑和我的打算,我的导师同意我延迟一年毕业,对我也是很肯定。

因为没有哪一个学生主动要求延迟毕业的,导师都会想办法让自己的学生正常毕业的。但是这样匆忙毕业的学生,自己心里面是最清楚不过的,究竟你学到了些什么!难道就是为了一纸文凭吗?

或许是我的真诚打动了所有人,还是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我的两篇小论文分别被国内两家核心期刊录用,我用了一年时间把我的大论文改了又改,导师说,你可以准备答辩了,你是我带过学生里虽然不是能力最强的一个,但你绝对是最努力最认真的一个!

答辩结束的那一天,导师请答辩小组的老师吃饭,我们答辩的学生也去了,老师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这个学生虽然年纪大,但是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交给他做的事情,我是一百个放心。

那天,我们都喝醉了,我记的我的导师说,你能不能继续上我的博士,只要你愿意来,我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2008年,我回到了母校,土木系的老主任直接找到我说,愿意不愿意来土木系当老师,他都给我们基建处的处长说好了,只要我愿意,立马办理调动手续。

这个幸福来的太突然,我从没想到,我做梦都想去当大学老师的理想,就摆在了我的面前,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幸福的泪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这一年,我成为一名大学老师,根据我的职称和学历,我被学校聘为副教授,根据学校的规定,要评教授必须是博士学历,我想既然要当大学老师,我就一定要评教授。

当年年底,我报考了博士入学考试,去考我硕士时导师的博士生。导师听我报考他的博士,特别高兴,说欢迎我回来,但还是要好好复习,他不会给我特殊照顾的。

刚毕业的硕士考博还是很容易的,而且还是硕士的导师,我的导师说,那会我怎么就没想着硕博连读呢,五年不就毕业了吗?是啊!还是我目光短浅啊!

因为有前期硕士的积累,我的博士上的还算顺利,顺带着认识了我现在的爱人,一个学化学的女博士,我们在学校简单的举行了婚礼,可是老爹老娘要求必须在老家再正式举办一次婚礼。

托国家政策的福,老爹老娘于2009年移民到了川区(黄河灌溉的平原地区),住进了大瓦房,我二弟多次要把二老接到省城,可他们不习惯住楼房,三弟移民到了加拿大,多次劝说我博士毕业后去加拿大上博士后。

我和爱人商量,我们还是打算毕业回到我的母校任教,我们俩虽说结了婚,可是也只能各自住宿舍,各忙各的,一周也见不了几面,在一所大学却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

好在,我的论文进行的很顺利,她的实验也做的很圆满,我们俩于2011年五月份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当我们俩穿着黑、红两色的博士学位袍时,相拥而泣,是啊!没有我坚持不懈的努力,怎么会有今天!

我们回到了母校,第二年我被聘为土木系第一位结构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我和爱人的爱情结晶也来到了这个世界。可谓双喜临门。

这几年我的情况做如下介绍:

研究方向:钢结构稳定分析;钢管结构抗震;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同工作;大跨度钢结构的减震分析及仿真施工等。

校外学术兼职: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会员,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委员会专家。

科学研究:主持及参与在研国家自然基金2项。所获奖励:2012年省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EI收录7篇。

今年,我已经51岁了,我这大半辈子全上学了,当了几十年的学生,现在虽然当了老师,但是我依旧还在学习的路上,年轻的朋友们,我只告诉你们一句话“人生的眼界要放长远一些!”


以上是这位教授的传奇人生,我不想说那么多说教的道理,只是从他身上,我看到的是一个从不放弃追逐自己理想的灵魂,我们每个都有自己的理想,可是,我们努力过吗?我们坚持走下去去了吗!成功从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们只有一点一点的努力,才能离梦想更近一点!


无戒365天极限日更挑战营第二十六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658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82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213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95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8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23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25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0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53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48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23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05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4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9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8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