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的衣裳
来简书十多天了,陆续写了几篇文章,姑且称之为文章吧,我没有日更的习惯,尽管我很佩服很多人的日更,在我看来,一个星期写上三两篇走心的文章就算高产了。
我这个人比较容易焦虑,前段时间在公号上写文,更新得比较快。来到简书,便喜欢上了这个创作平台。因为这里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写文,心中都有一个大大的梦想,想写出爆文,想成为签约作家。
说真的,我也想。可是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成真,也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成就梦想。在我看来,努力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每一步的努力都会让你向着梦想又近了一步。可是焦虑期来了,会让你感觉自己离梦想似乎越来越远了。为什么?是因为这里有太多优秀的人。
最近几天,我没怎么写文,一直在首页里浏览文章,浏览爆文,或者即便不是爆文,但是题目很吸引我的,也会打开一读。读过的文章如果能让我有所领悟,或者引起共鸣,我都会点赞并认真地评论。
有时候感觉那些文章像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文中的感触也正是触动自己的地方,作者经历的种种煎熬,自己仿佛感同身受。看到很多作者都有写作的焦虑期,我也更加了解了,原来焦虑真的不是我一个人的错。
春节期间,我停止了更文,努力地回想自己写文章的初衷。我从小便喜欢写作,老师同学也都认为我写的不错,每每在作文课上,我的文章几乎篇篇都是范文。
工作以后,也坚持写日记,不为别的,只是喜欢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心情。后来逐渐有了QQ,有了微信,便将自己身边的人与事都生成文字,哪怕是上班路上的见闻,一件看来平常但能够让自己感动的事情都写进朋友圈,朋友们读了都很喜欢,因为字里行间都有着自己的真情在里边。
那时候从不为写作而写作。想写就写,没什么可写的就不写。可是现在,感觉这里的很多人都在憋文字,可是憋出来的也只是文字而已,没有感情、没有心在里边,如何能够引起共鸣?
很多人都在讲日更,我很疑惑,日更真的是写作的最好方法吗?日更就像过去写日记,只是练练笔,有时候可能只是寥寥几笔,便没的写了。看了公众号很多文章,总感觉不同的作者在编写着相同的故事,读过也就忘了。
我也曾经尝试日更,可是日更的结果让我变得焦虑,我发现自己写不好文章了,甚至没有两个月前写的好。这就是我停止更文来思考我写作初衷的原因了,现在的我已不再焦虑,只在有写作的欲望了再来写作。
再说读书,简书上有太多关于读书的文章。大体上都在说一年要读多少本书的。这个我觉得也是因人而异。首先还是要弄清楚自己究竟为什么而读书。
从小喜欢读书,没有任何功利心,只因读书能把我带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我喜欢在书里流连。上学时读三毛,读琼瑶,上课读,下课也读,晚上休息时,怕隔壁房间的父母发现,趴被窝里蒙头用手电照着还在读。
工作后读《飘》、读《平凡的世界》、读《穆斯林的葬礼》、《茶花女》、《基督山伯爵》等等等等。这些书给我带来无限的乐趣,常常沉浸其中,跟随着主人公的情绪而喜怒哀乐不能自持。因为过于情绪化而被打上了多愁善感的标签。
遇到特别喜欢的书,会反反复复地阅读,其中的个别情节甚至反复几十遍。我不知道我这种读书法是不是有点愚,与现在提倡的快速阅读背道而驰,可是感觉那时候的阅读是读进了血肉里。如今闭上眼睛都能想象出书中描写的情景。
可是按照现在的快速阅读法,一年要读一二百本甚至更多,数量上是上去了,可是真的能记得住吗,或者真的对我们写文章那么有效吗?
诚然,有些书需要精读,而有些需要泛读,我是先快速翻看一下,没有兴趣的就不再读了,我读书完全是凭兴趣来读的,感觉很受益。
我不知道写出爆文来的作者,是否都是一年读了几百本书的,我也不知道读了几百本书是否就能写出爆文来。因为我写不出爆文,我也不想为了读书而读书,所以我的发言并不具有权威性。
但我还是坚持认为,读书是为了丰富知识,为了愉悦心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是杜甫的心得,但是我认为杜甫的本意是多读书、读好书还要读透书吧。
于我而言,哪怕我永远写不出爆文来,我还是喜欢用心去读书,读喜欢的书,沉浸在文字里,淡淡书香随风至,而不是把自己生生变成一本百科全书。
读书和练笔对写文章确实大有裨益,量变产生质变,但是没有消化的读书跟没有感情的码字是把人变成了机器。
我们必须为了心中的梦想而努力,但是梦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觉得还是应该慢慢来。
就像种花一样,“花开须有时,唯有静待之”,必须经历育种、施肥、浇水、剪枝,用欣赏的眼光看着种下的花一点点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然后流年不语,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