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ervice 简介
k8s的Service定义了一个服务的访问入口地址,前端的应用通过这个入口地址访问其背后的一组由Pod副本组成的集群实例,来自外部的访问请求被负载均衡到后端的各个容器应用上。Service与其后端Pod副本集群之间则是通过Label Selector来实现对接的。而RC的作用相当于是保证Service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始终处于预期的标准。Service 定义可以基于 POST 方式,请求 apiserver 创建新的实例。一个 Service 在 Kubernetes 中是一个 REST 对象。
Kubernetes Pod 是有生命周期的,它们可以被创建,也可以被销毁,然而一旦被销毁生命就永远结束。 通过 ReplicaSets 能够动态地创建和销毁 Pod(例如,需要进行扩缩容,或者执行 滚动升级)。 每个 Pod 都会获取它自己的 IP 地址,即使这些 IP 地址不总是稳定可依赖的。 这会导致一个问题:在 Kubernetes 集群中,如果一组 Pod(称为 backend)为其它 Pod (称为 frontend)提供服务,那么那些 frontend 该如何发现,并连接到这组 Pod 中的哪些 backend 呢?
Kubernetes Service 定义了这样一种抽象:逻辑上的一组 Pod,一种可以访问它们的策略 —— 通常称为微服务。 这一组 Pod 能够被 Service 访问到,通常是通过 Label Selector实现的。
举个例子,考虑一个图片处理 backend,它运行了3个副本。这些副本是可互换的 —— frontend 不需要关心它们调用了哪个 backend 副本。 然而组成这一组 backend 程序的 Pod 实际上可能会发生变化,frontend 客户端不应该也没必要知道,而且也不需要跟踪这一组 backend 的状态。 Service 定义的抽象能够解耦这种关联。
对 Kubernetes 集群中的应用,Kubernetes 提供了简单的 Endpoints API,只要 Service 中的一组 Pod 发生变更,应用程序就会被更新。 对非 Kubernetes 集群中的应用,Kubernetes 提供了基于 VIP 的网桥的方式访问 Service,再由 Service 重定向到 backend Pod。
二、创建Service
- 创建一个pod
# 创建表单文件
[root@node1 ~]# vi tomcat.yaml
apiVersion: v1
kind: ReplicationController
metadata:
name: webapp
spec:
replicas: 2
template:
metadata:
name: webapp
labels:
app: webapp
spec:
containers:
- name: webapp
image: tomcat
ports:
- containerPort: 8080
# 创建pod
[root@node1 ~]# kubectl create -f tomcat.yaml
replicationcontroller/webapp created
# 获取Pod的IP地址
[root@node1 ~]# kubectl get pods -l app=webapp -o yaml|grep podIP
cni.projectcalico.org/podIP: 192.168.104.17/32
podIP: 192.168.104.17
podIPs:
cni.projectcalico.org/podIP: 192.168.166.146/32
podIP: 192.168.166.146
podIPs:
# 直接通过这两个Pod的IP地址和端口号访问Tomcat服务
[root@node1 ~]# curl 192.168.104.17:8080
[root@node1 ~]# curl 192.168.166.146:8080
这里我们使用了一个labels,使用这个配置文件创建的pod都会带上一个app=webapp的labels,这个是后面创建的service用来区分pod的。
直接通过Pod的IP地址和端口号可以访问容器内的应用服务,但是Pod的IP地址是不可靠的,例如Pod所在的Node发生故障,Pod将被k8s重新调度到另一台Node。Pod的IP地址将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如果容器应用本身是分布式的部署方式,通过多个实例共同提供服务,就需要在这些实例的前端设置一个负载均衡器来实现请求的分发。kubernetes中的Service就是设计出来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组件。
- 创建Service(必须有webapp--pod)
为了让客户端应用能够访问到两个Tomcat Pod 实例,需要创建一个Service来提供服务
k8s提供了一种快速的方法,即通过kubectl expose命令来创建:
# webapp为创建pod的应用名称
[root@node1 ~]# kubectl expose rc webapp
service/webapp exposed
# 服务查看
[root@node1 ~]# kubectl get svc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kubernetes ClusterIP 10.96.0.1 <none> 443/TCP 8h
webapp ClusterIP 10.96.0.2 <none> 8080/TCP 45s
# 通过集群Ip访问
[root@node1 ~]# curl 10.96.0.2 :8080
# 这里,对Service地址10.96.0.2:8080的访问被自动负载分发到了后端两个Pod之一。
除了使用kubectl expose命令创建Service,我们也可以通过配置文件定义Service,再通过kubectl create命令进行创建。
# 删除服务
[root@node1 ~]# kubectl delete service webapp
service "webapp" deleted
# 创建表单文件
[root@node1 ~]# vi nginx_service.yaml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labels:
name: nginxservice
name: nginxservice
spec:
ports:
# The port that this service should serve on.
- port: 82
# Label keys and values that must match in order to receive traffic for this service.
selector:
app: nginx
type: LoadBalancer
# 创建Service
[root@node1 ~]# kubectl create -f service-tomcat.yaml
service/webapp created
# 查看Service
[root@node1 ~]# kubectl get service -o wide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SELECTOR
kubernetes ClusterIP 10.96.0.1 <none> 443/TCP 8h <none>
webapp ClusterIP 10.96.0.2 <none> 8081/TCP 35s app=webapp
# 注意:如果外部IP地址显示为<pending>,请等待一分钟再次输入相同的命令。
# 删除Service
[root@node1 ~]# kubectl delete service webapp
service "webapp" deleted
Service定义中的关键字段是ports和selector
。
本例中ports定义部分指定了Service所需的虚拟端口号为8081,由于与Pod容器端口号8080不一样,所以需要在通过targetPort来指定后端Pod的端口。
selector定义部分设置的是后端Pod所拥有的label: app=webapp
目前kubernetes提供了两种负载分发策略:RoundRobin和SessionAffinity
RoundRobin
:轮询模式,即轮询将请求转发到后端的各个Pod上
SessionAffinity
:基于客户端IP地址进行会话保持的模式,第一次客户端访问后端某个Pod,之后的请求都转发到这个Pod上
默认是RoundRobin模式。
- 多端口Service
一个容器应用提供多个端口服务:
[root@node1 ~]# vi tomcat-svc.yaml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webapp
spec:
ports:
- name: web
port: 8080
targetPort: 8080
- name: management
port: 8005
targetPort: 8005
selector:
app: webapp
[root@node1 ~]# kubectl create -f tomcat-svc.yaml
service/webapp created
[root@node1 ~]# kubectl get service -o wide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SELECTOR
kubernetes ClusterIP 10.96.0.1 <none> 443/TCP 8h <none>
webapp ClusterIP 10.96.0.2 <none> 8080/TCP,8005/TCP 25s app=webapp
# 两个端口使用了不同的4层协议,即TCP和UDP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kube-dns
namespace: kube-system
labels:
k8s-app: kubedns
kubernetes.io/cluster-service: "true"
kubernetes.io/name: "KubeDNS"
spec:
selector:
k8s-app: kube-dns
clusterIP: 10.10.10.100
ports:
- name: dns
port: 53
protocol: UDP
- name: dns-tcp
port: 53
protocol: TCP
三、常见问题:
- 集群IP地址分配不正确,与k8s不在同一个网络,可用下面方法手动指定。
例:
[root@node1 ~]# kubectl get svc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kubernetes ClusterIP 10.96.0.1 <none> 443/TCP 8h
webapp ClusterIP 10.96.0.2 <none> 8080/TCP 45s
kubernetes 为 10.96.0.1
webapp 为 10.104.68.235
使用如下表单。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webapp
spec:
ports:
- name: web
port: 8080
targetPort: 8080
- name: management
port: 8005
targetPort: 8005
clusterIP: 10.96.0.2
selector:
app: web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