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学习笔记(三)

01

做过省市级课题研究的同学们都知道,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大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提出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本课题研究意义

五、研究目标

六、研究内容

七、研究方法

八、研究措施和活动

九、研究取得的成果(认识性成果、操作性成果)

十、研究取得的效益

十一、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讨论

十二、参考文献

像我们中小学做的那些小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主要包括开展本成果研究的主要动因、力图研究与解决的主要问题、开展本研究的价值意义。(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论证,字数不超过全文字数的10%)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主要包括本成果研究与实践的策略和方法、研究与实践的环节与过程。

(方法措施、步骤,重点突出自主设计开展的教学、研究等活动,包括自身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与成果主题紧密相关的典型案例、教育故事、教育反思,字数约占全文60%左右)

三、成果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认识成果和实践效果。

效果着重阐述研究已经解决的具体问题、所取得的实际效益。(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要关注变化,即教师、学生或学校的变化,以典型案例为主说明问题。如资源库、问题库、课例集、规章制度、组织平台等)

认识成果是理性的,主要表现为研究过程中对相关的理论认知提升,如新观点、新认识;获得的实施策略、概念、原理原则、模式、模型等,是通过实验得出的一个理论体系。认识成果带有一定的理论色彩规律,意义影响的范围较大。

一般会在特色与创新里着重阐述本成果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上取得的主要进展或突破,以及本成果的推广适应范围。

(成果部分字数占全文30%左右)

02

以上这些要求估计大家都知道,按实际操作时清晰叙述研究过程和总结提炼研究成果,是研究报告中最难写的部分,写好实在是不容易。

以往评课题的时候,经常看到撰写者把所有进行过的活动罗列出来,成果部分就写上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成绩有了显著提高;老师教科研能力明显加强,发了论文,上了优质课,做了课题;然后是学校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

这样的模式也没错。

但罗列活动时一定要对照自己前面的研究目标和内容,与此无关的再好也不要写上去,还需对这些活动进行归纳。哪些是一类,都是针对解决什么问题的,在仔细看一类中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耐心捋一捋,尽量语言简练,逻辑清晰。

评委一看就知道你做了哪些,为什么这样做,做了之后有什么好处,下一步又需要怎么调整。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谁也不乐意看。

也就是说,前期还是要有个研究方案的,先把大的环节和步骤定下来,整体框架不能乱。

2021年10月16日,省远程教研平台组织了省级成果推广交流会,本次会议上有四所高中展示了本校课题成果,其中三所高中以利用校本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切入点,改变育人模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

其中郑州回民中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学历案教学实践研究”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原因有三,一是这是一个核心素养背景下直面课堂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二是该研究是在华北师大崔允漷(huo)教授学历案研究基础上进行的研究,也就是说对别人的研究成果继续深入研究,如何把成果应用在本校本学科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三是该成果获得了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批国家教育部立项课题,显然有较高的价值,且课题研究做的很实,有许多可借签的地方。

03

学习一下郑州回民中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学历案教学实践研究”的经验。

(一)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传统碎片化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学生需要和课程改革要求。

2.教案学案与课堂教学两张皮,教师上课随意性比较大,不能有效落实教育部执行原理。

3.新课标背景下,课堂如何借助有效的途径和载体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怎样确认课堂教学发展了,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完成?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进阶如何达成?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必须面临教育学理念、师生角色、授课方式等一系列课堂育人模式的突破与进阶。

首先,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学历教学设计,研究解决单元学历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改变传统知识为主的设计方案,体现素养本位的学历教学设计。

其次,构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施路径,改变传统碎片化知识点教学,开展大单元情景教学,促使单元教学指向学科核心素养。

最后,转变育人方式,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评价促进教学。

具体采用以下研究问题的方法:

请进来邀请多名教育教学专家进行系列专题报告,引领教师从基于经验教学到基于标准教学。

为解决单元学历案设计技术问题走出去。我们到南京一中元济高中、嘉兴一中、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就学历案具体设计实施与崔永贺教授团队零距离面对面交流研讨

校内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校本研修、校长讲堂和学历案论坛分享等形式进行交流研讨,整合信息、建构路径。

课堂实施过程中,借助同课异构形式实施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根据单元学历案编写设计评价量表、授课评价量表、课堂观察评价量表,对学历案教学设计实施给予科学的评价。

最后对老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学生增值性分析评价做出反思调整,最后提炼成果,借助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盟校交流形成辐射作用。

看到这里,我们没有发现特别新颖的地方,跟平常大家做研究的方法步骤差不多。

首先调研问题,接着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然后去研究实践,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校本研修、校长讲堂和学历案论坛分享等方式研究实践总结反思,这些途径我们都走得通。

同课异构那更是家常便饭,这样的研究过程没有特别新颖的地方,郑州回中课题研究的成功,是不是说明,这些常规的方法对解决问题都是非常有效的呢?

只要踏踏实实去做了,就会有相应的效果。

把课题做到课堂上,让教学与教研紧密结合起来,一定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快速通道,话说费了那么多银子、精力和树皮做出来的课题只是束之高阁,也有些可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