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跟一些同仁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对多媒体教学要有所反思,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可能会导致惰性,也可能影响应有的教学效果。网络教学可能也会有同样的问题。读《如何用设计思维创意教学》,觉得作者的表达更为客观与严密。作者说,“在网上,还有一些优质信息是非文本的。想想你最近一次是如何了解新鲜事物的吧。或许,你不仅仅是通过文本信息学习,比如你会通过看 YouTube视频教程学到新事物。但很可惜,我见过有太多太多的课堂不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资源一一总有人觉得,和基于文本的资源相比,多媒体资源是不够‘真实’的。”类似这样片面武断的结论我们下得并不少。须知“得益于其表现形式,视频、图片和音频资源可以使概念变得生动形象;相比之下,单纯的阅读就无法做到这点。我并不是说多媒体资源就要比文本阅读好,我的意思是,多媒体资源能够让学生看到、听到他们在文本里看不到、听不到的东西。对于任何多媒体研究来说,收集和评估信息的过程都十分重要。对学生来说,由于视频或图片中缺少文字,因此相对于文本阅读,他们更难识别出其中的偏见。如果一张图的价值相当于千字言的价值,学生面对的就是成千上万的偏见。如果学生认为,图片和视频是更准确(毕竟眼见为实)的,那么,他们可能会无法发现其中的偏见,并不加分辨地相信视频或图片里的内容。”任何信息的可靠性都值得推敲,眼见的未必真实。
异史氏曰,任何人的表达都有可能偏颇,问题可能有这样一些方面,一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所致,也可能是因为我们见识太窄,也能是自己读书太少,当然还有表达习惯的问题,场景的问题。
另外,我还觉得作者的表述说的是,网络上的“知识”,未必是可靠的知识。因此教育圈子里那些靠百度过日子的专家绝对是靠不住的。
从教育评论的角度来讲,一条教育新闻出来,在没有掌握更为权威具体的信息的情况下,还是不要贸然出手,写出来,发出来的东西,是收不回去的,即便是即发即删。
学也好,教也好,写也好,没有对信息的甄别,多多少少总是会出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