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堂课的诸要素……
时间:2018年5月17日(周四)早晨。
地点:金塔县中学博雅楼四楼听课室。
人物:高二(18)班42人,勇杰副校长,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
起因:殷生国老师的课堂——“阅读经典 光亮人生”经典名著”阅读成果展示。
经过:六本名著,六个小组,六种方式,六个侧面,老师课堂指导,学生全员参与,教师现场点评。
结果:这是一个交流的平台,这是一次美好的相遇,这是一次精神的盛宴!
02
看,这精彩的瞬间……
主持人的台词,李榕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聂明静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目的是以“命运”为主线,解读中外小说的不同风采。
首先分享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李雨宸以幻想自己 “加冕”,略带幽默而扣住文本,演说了小说的精彩语句,将主人公的冒险、荒唐、可笑演绎得淋漓尽致,展示了一曲“江湖大侠”打抱不平的悲歌。李雨宸说“抛砖引玉”,小组成员的情节摹拟很逼真,夸张而不乏幽默,很快活跃了课堂气氛。
张映辉小组分享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他给这本书命名为"美女和野兽",围绕主人公悲惨遭遇,讲述故事的关键情节,6同学的分角色表演,再现了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克洛德和弗比斯的形象,活灵活现,身临其境,拉近了读者与小说的距离。
第二组同学分享巴金的《家》,采用了小品剧形式,配合课件讲解,情节略带压抑,展示却很轻松,还出示了形象关系图,剖析了人物间种种纠葛,同学们对小说主旨理解的更加深刻。
克莱尔·麦克福尔的《摆渡人》,由第七组同学分享。吴忠贤的讲述颇具特色,说“这是一个灵魂在黄泉路上的爱情故事”,这本“人性救赎”之作,曾令万千读者灵魂震颤,他的个性解读赢得了掌声。最后,王晓堉同学为这本书作了一首小诗,并进行配乐三人朗诵,再次震撼了全班同学。
名著《三国演义》的分享,是本次活动的高潮。围绕“刘备和曹操,哪个更适合做皇帝”的观点,正反双方展开激烈辩论,这是思维与思维、灵魂与灵魂碰撞,也是智慧与对话的交锋,引读者走进不一样的三国,可谓影响深刻,魅力无穷。主持聂明静说,读书应该有所得,也应该各有所得,而不是走马观花。我认为,她的评价是中肯的。
分享活动的压轴戏是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由第六组同学分享。通过故事情节的再现,认识了主人公哈桑和阿米尔;通过丁莉同学的配乐朗诵,让同学们进入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这本书的内涵。我很喜欢那一句台词:“ 时间很贪婪——有时候,它会独自吞噬所有的细节。”
最后的环节,主持同学设计了颇具趣味性的知识抢答,巩固了六本书的内容,激发了读书的兴趣,也是本节课的总结与深化。
聂明静的结束语:人们三观不同,读书的感悟,产生的共鸣就不同:读自传,可以学到一个成功者应具备的意志和信心;读言情,可以更好的了解人性和丰富阅历;读科学,可以丰富知识,提高对事物的认识。总之,阅读是快乐的,阅读的魅力是无穷的!
03
听我的现场点评……
这是一节成功的阅读展示交流课,我听得不太完整,记得不太准确,但受益匪浅。我就谈谈对这课堂90分钟的感悟,也算是我的读书交流吧!
先说一下本节课的亮点:
一是做足了前期功课。
六部小说,古今中外,传统经典,流行小说,内涵是很丰富的。其中《摆渡人》《追风筝的人》都是最近几年学生喜欢的,同学们的选择有眼光,也是与时俱进的!
六个小组,末旦净丑,做唱打练,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堂吉诃德》精彩有趣的对话描写,《巴黎圣母院》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解读,《家》复杂而有时代感的剧情介绍,《摆渡人》深刻而富有诗意的主题理解,《三国演义》别具特色的辩证思维,《追风筝的人》语言纯净、真挚感人的文本赏析。
从应试的角度分析,交流涵盖了小说考点的各个方面,全班42人全员参与,大家准备都很充分,交流展示效果好,达到了悦读共享的目的。
二是吃透了文字内容。
主持和任务组同学展示形式设计精巧,小说内容解读很清楚,书本能读得透读得深,原汁原味地还原了原著精神。
表现好的片段很多。比如《堂吉诃德》的诸多台词对白。桑丘说:“您仔细瞧瞧,那不是巨人,是风车;上面胳膊似的东西是风车的翅膀,给风吹动了就能推转石磨。”堂吉诃德道:“你真是外行,不懂冒险。他们确是货真价实的巨人。你要是害怕,就走开些,做你的祷告去,我一人单干,跟他们大伙儿拼命好了。”
《家》中人物形象的模拟。高老太爷专横跋扈、荒淫无耻,凛然不可侵犯,为了家长尊严,不惜牺牲他人幸福和生命。觉新身上,我们看到了封建思想对青年的毒害,看到了新思想对青年一代的影响。
《三国演义》的形象辩论。那个辩题就很巧妙: “刘备和曹操,哪个更适合做皇帝?”,尤其是反方同学,观点明确,论证到位,让对方无还手之力。周老师说反方的的几句话很精彩:曹操不俗的性格和杰出的才能,决定了曹操更适合做皇帝。一是他的性格,胸怀宽广,宽以待人;二是他的“力商”,即抗压能力强;三是才能突出,文学才华和政治军事才能。
正如聂明静同学说:读书很容易,难得的是读懂书,读透文字。她说得好,我认为她做到了,多数同学做到了。
三是形式多样的个性化解读。
两位主持人聂明静、李榕同学串得好,语言很精炼,很幽默,也很经典!李雨辰述说"受封骑士的梦境"的影响,说“命运”贯穿交流始终,很有概括性;还有,“为你,千千万万遍”引入《追风筝的人》,经典而有哲理;又如《摆渡人》“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每个小组的特色,就不一一赘述了。最后说反馈总结,读书抢答题设计的好,有趣味,有创意,也是多维解读;比如解读《摆渡人》,那个吴忠贤同学,见解就很独到,思考也很深刻;比如聂明静、李榕的主持,还有李雨辰的客串,语言很流畅,表述很娴熟,还有临场的智慧,都值得大家学习!
再说我的三点建议:
一是思考比读书更重要。
比如对《摆渡人》名字的解读,多层意思很清楚;“死亡”与“爱”,哪一个才是最好的选择。还比如《巴黎圣母院》的关系网,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三国演义》的辩题设计,最后的知识抢答题——
二是比较阅读的方法。
曾经学习过钱钟书《谈中国诗》,其中比较文学的方法,是我们读书思考的法宝。上学期学习中外小说,我让大家比较林冲和别里科夫,一个走出人生的套子,“逼上梁山”,走出一条新路;一个没有走出自己的套子,在内外种种压力之下,走上了人生的末路。就此,我设计了《套中人PK豹子头》,用这个比较的题目,深度解读小说的实质。我的观点是,小说解读,可以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人物进行比较。
三是做个有特色的读书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小说,阅读的切入点不同,思考的深广度不同,看法和观点就不一样。对语言、形象、主旨、手法的赏析,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特色,选你喜欢的角度,说出自己的看法。就像吴忠贤同学一样,他对《摆渡人》的解读,就很有启发性,就像《三国演义》辩论赛,正反方的论据和观点都很准确,论据也很充分,言辞也很犀利,所以读书有特色很重要。
这节课很成功,再一次向殷老师、向18班的同学们学习,做一个高水准的读书人吧!
04
勇杰校长这样说……
这是一节教学改革的示范课。
殷老师无愧于活力课堂的“领头雁”,他倡导活力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做课堂主人。事实也是如此,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率高,形式多样,对形象解读把握到位,入情入理。整堂课老师讲解不到5分钟,他也像学生一样聆听,像记者一样拍照,像志愿者一样服务,一切活动都在预设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很明显。
探索了新高考语文的阅读风向。
新高考强调大语文的格局,要求考生海量阅读,“得语文者得天下,赢在高考”,都不是虚话!殷老师把握得准确,领会得深刻,落实得实在。90分钟时间,不同形式,全班同学“重温”六部中外长篇,可谓高效,也很有效,这是他教学得法,引导有方。
做个爱读书有思想的文化人。
这堂课,学生表现不俗,无所不会,无所不能。主持串词流畅,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当演员的虽显稚嫩,但能入情入境;做辩手的据理不让,入木三分。高徒出自名师,殷老师爱读书,18班学生爱读书,这是薪火相传,也是教育正能量!
05
精彩还在延续……
周一备课组活动的听课点评,大家予以充分肯定!
这节课堂纪实及评价文章放于学校公众号,老师们广泛转载!
5月21日谢爱萍老师也上了一节读书交流课,同仁们评价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