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心理学通识-《023人格:谈论星座和MBTI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2023-12-13,星期三,温故而知新
2022年12月23日,224天之《023人格:谈论星座和MBTI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讨论作业:
答:【印象最深】能⽤⼈格特质来解释的只有10%,这个 解释⼒是⽐较低的。
❣️什么变量的解释⼒更⾼呢?是情境。
影响 ⼀个⼈⾏为的,不全是他内在的性格, ⽽是他和谁在⼀起,扮演什么⾓⾊,他们关系如何。
❣️其实人格,无论外向性、宜⼈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每个人身上占有比重各不相同,也是因时、因事而不断波动的,可能我们不仅通过学习或测试概要了解其是否准确(但这也部分取决于测试时的情境),更应学习如何灵活应用人格,在相应的事件、情境中呈现出相对应较适宜的人格类型,以更好促成或达成一些好的目标!
…………………………………………………………………………………………
《023人格:谈论星座和MBTI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印象最深❣️最有收获】
①我们学习了很多稳定或者趋于稳定的东西,我们对事物的知觉是稳定的,认识世界的图式是稳定的,⾏为的模式是稳定的,对⾃我的认同也是稳定的。每个⼈⾝上,竟然有那么多的稳定性。
❣️我们能不能够通过某种⽅法,去把每个⼈的稳定性总结出来呢?这件事很重要,是普通⼈对⼼理学最感兴趣的⼏件事之⼀。
这些兴趣,代表着你已经认同了⼀个基本假设:❣️每个⼈都有⼀份稳定的特性,就像⽼话说的:江⼭易改,本性难移。
②⼼理学不能想当然地把它们作为科学事实接受下来。它⾸先要解决这⼏个问题:
·第⼀,⼈是否真的存在某种“特性”,是长期稳定的?
·第⼆,如果这种“特性”存在,我们怎么把它们尽可能准确和全⾯地描绘出来?
·第三, 找到了这些“特性”,我们可以预测⼀个⼈的哪些表现?
❣️要回答这⼏个问题,⼼理学家不能只靠直觉, ⽽必须对⼈作出量化的测评。我们最熟悉的测评⽅式就是做问卷。这种技术是从20世纪早期开始,在⼼理学领域得到了⼴泛应⽤。
20世纪30年代,⼀位名叫⼽登 ·奥尔波特的⼼理学家综合了前⼈的成果,建⽴了⼀个通过量化指征,来描述⼀个⼈独特性的⼼理学分⽀学科, 叫做“⼈格⼼理学”。
③“⼈格”这个词源于古希腊,指的是⼀个⼈在认识和⾏为上区别于其他⼈的特点。 这有点像⽇常说的“个性”或“性格”,但是更复杂。奥尔波特认为,它是每⼀个⼈独特的内在⾝份标识。
接下来,从刚才的三个问题出发,聊⼀聊这个概念。
❣️第⼀,⼈格在多⼤程度上是稳定的?
刚才说“江⼭易改,本性难移”,但也有⼀句话说“⼠别三⽇,当刮⽬相看”。那么,⼈的稳定性究竟是⼀种客观存在,还是⼀种偏见式的刻板印象?
⼼理学要建⽴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让数据说了算。最常见的研究⽅式叫做追踪研究:今天测量⼀次,过上⼏年再测量 ⼀次,然后对⽐⼀下两次的结果,看看它们之间的关联度有多⼤。研究的时间跨度取决于研究者的耐⼼,短则⼀年,长则⼗年,最长的还有五⼗年的。
2000年,有两位研究者 (Roberts & DelVicchio)对152个追踪研究的成果做了⼀个元分析,发现了两件事:
第⼀,⼈格确实存在某种程度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通过相关系数来表达,⼤概在0.7左右,可以粗略理解为:你未来的⼈格表现成什么样,有⼀半都是可以根据你现在的⼈格预测到的。
第⼆个结论是,这种稳定性会随着年龄段变化。相对来说,⼩时候的稳定性⽐较低,3岁到21岁之间⼈格的相关系数只有0.5,也就是变化空间相对⽐较⼤,随着年龄增长,相关系数也在逐步增加,到了50岁之后,最⾼可以到0.76,就是⼀个相当稳定的变量了。
这也符合我们的⽣活经验❣️⼩时候的经历会给我们⼀⽣的性情定下基调;长⼤以后的⼯作、成家、社会环境变化,这些也会改变我们的性格 。随着年龄增长,⼈格变化的幅度越来越⼩ 。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格确实可以保持稳定,但稳定并不等于固化。这个稳态是逐步形成的:⼀开始,新的经验还在不断冲刷和影响⼈格,随着年龄增长,⼈格越来越成熟,主动稳定的能⼒不断提⾼,后⾯的经验就没那么容易改变⼈格了。
【疑问】它们是⽤什么样的标准测量⼈格的呢?有没有可能,我们对⼈格稳定性的判断,跟选取的变量有关?
⽐如说,如果测量的都是那些受先天影响⽐较⼤的变量,如“先天⽓质”,甚⾄可能直接由基因决定,当然就是稳定的。
可,如果测量那些偏向于后天学到的东西,⽐如说⼀个⼈的思维模型、反应⽅式、看待世界的⾓度,这些要素受到知识或者职业影响⽐较⼤,会不会就有更⼤的变化空间?
❣️所以⼀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该⽤怎样的⽅式,才能准确又全⾯地描述这种叫“⼈格”的东西?
⼼理学家抱着很朴素的想法:⼈好像有不同的性格类型,会不会每⼀类⼈就是⼀类⼈格呢?
第⼀次世界⼤战时,⼀位叫伍德沃斯 (Woodworth) 的美国⼼理学家应军⽅要求,设计了⼀套对新兵的问卷,它是世界上第⼀个⼈格分类测验。问卷的题⽬很直⽩,⽐如:“你站在⾼ 处时,有没有往下跳的冲动?”根据新兵的回答, 伍德沃斯就把他们分成两类,能上战场的和不能上战场的。
这个测验跟⼈格的关系有多⼤呢?它当然对选拔⼠兵有意义,但那些选了“想往下跳”的⼠兵⼀定属于同⼀种⼈格吗?不⼀定,他们彼此的性格也许差得很远。
如果分得再细⼀点呢? ⽐如分成四个类型、九个类型,或者⼗⼆个星座呢?
❣️今天,答案相当明确:不管分成多少类,都不能⽤类别来定义⼈格。⽆论是星座还是其他任何分类体系,都不能。
④❣️最近有⼀种⼼理测验很流⾏,叫MBTI,把⼈分成了16种……全世界有70亿⼈,这就意味着,每⼀个类型都要承载⼏亿⼈的多样性?假如我们推断,⼏亿个巨蟹座的⼈都是温柔顾家的,或者说⼏亿个INTJ都是专家型⼈格,这⾥⼀定有⽆数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哪怕我们在每⼀个类别⾥继续细分,分出5种亚型,每⼀种亚型再拆成10个细类,落实到每⼀个类别⾥的多样性,仍然是天⽂数字。
所以,与其说我们可以依靠这些分类了解⾃⼰的独特性,倒不如说,它被我们当做⼀种⾝份标签,⽤于快速跟⼈建⽴联结,获得某种⾝份上的归属感。
⑤既然千⼈千⾯……“⼈格⼼理学之⽗”奥尔波特就想了⼀个办法,就是不把⼈分类,⽽是把描述⼈格的各种因素分类。整理出⼀份词表, ⼀共有四千多个词。奥尔波特创⽴的的分类⽅式叫“大五”,经过后来的⼼理学家多次完善,⽬前是⼈格⼼理学领域通⽤的测量⼯具 。
❣️奥尔波特⽤他的词表法,把数以千计的⼈格条⽬提炼成五个特质,分别是:外向性、宜⼈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
刚才提到的⼈格追踪研究,就是通过测量这些特质,证明⼈格具有稳定性的。
⑥❣️⼈格的预测作⽤有多⼤
这样找到的⼈格,可以在多⼤程度上预测⼀个⼈的表现?
我们热衷于做各种测验、判断⾃⼰的⼈格,只是为了知道⾃⼰是怎样的⼀个⼈吗? 当然不是,我是怎样⼀个⼈,取决于我的⾃我认同!
❣️我们真正想知道的是:我适合做哪⼀类⼯作? 应该跟什么类型的⼈交朋友?将来会不会取得成功?也就是,通过这些标签,预测⾃⼰未来的表现,和在社会上的位置。
❣️不要把它当成⼀种“科学算命”,因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理学家做了统计,发现⼀个⼈在不同情境当中做出的不同⾏为,能⽤⼈格特质来解释的只有10%,这个解释⼒是⽐较低的。
❣️什么变量的解释⼒更⾼呢?是情境。影响⼀个⼈⾏为的,不全是他内在的性格,⽽是他和谁在⼀起,扮演什么⾓⾊,他们关系如何!
⑦勾勒出⼀个⼈的⼈格特质,有什么⽤呢?它虽然难以预测单次的⾏为,但对于预测⼀个⼈长时间、整体上的⾏为规律,还是有⼀定的作⽤。⽐如尽责性⾼的⼈,总体来说完成⼯作的质量会更好⼀些。如果是HR,在招聘员⼯时就要评估这⽅⾯的特点。
但是站在个体的⾓度❣️不建议你给⼈格赋予太多的决定性。虽然它好像能带来某种可控感,仿佛⼀个⼈的性格就能决定他的命运,但它的推论相当冷酷:假如⼀个⼈遭遇不幸,原因也只能归结为他的个性。⽐如有这样⼀种说法,有⼀些具有“受害者⼈格”的孩⼦,在学校更容易遭受霸凌 。——这是极端错误的,并且是伤⼈的。
…………………………………………………………………………………………
附正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