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四个闺蜜团,相识于一个网上论坛。那时我已婚,一双儿女正是蒙童时光。老三老四正新婚,老二和现在的老公光明正大地同居中。
我们在论坛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心情,时不时线下聚会。慢慢地我们四个臭味相投,滚到一起,越来越亲密,开始频繁地四家小聚会,不知不觉在一起相知相亲相爱已经15年,按排行,我是老大。
老二温婉秀丽,心中柔情千千结,嫁了一个夫君,粗犷地宠她衣食不愁,物质上随她意,只是言语沟通上差强人意,常常惹得老二心碎一地。
老三热情泼辣,大学实习阶段,贪恋男色帅气,直接将实习时的上司勾搭成了老公,两个人的日子过得踏实也扎实。时不时地在朋友圈晒晒儿子给她做的早餐,老公下厨烧了一桌饭菜,知足带来的幸福充溢在照片文字之外。(老三看了文,要我声明是她老公主动勾搭她。)
老四最是充满喜感,活得跳脱而随性,和老公网恋成功线下婚,生了一对龙凤胎。我带着欣赏看着老四从大学老师跳去做淘宝店主,又跳做网红咖啡馆老板娘,一路活蹦乱跳,真心实意折腾,嬉笑怒骂着生活,就像看着另外一个想可劲折腾的自己。
谁说过,如果一段关系在你生命中存在了十年,都是亲人。
我们四个闺蜜,就这样活成了生活中没有世俗人情往来的亲人。
2
初识老四,是看她写了一篇凤凰的游记。我刚好看了沈从文的《边城》,还沉浸在翠翠无望等待的伤感里。
被老四文中的古城漫步,沱江泛舟,快活地寻吃一锅土匪鸡,将这份伤感冲得七零八落。她的文字诙谐灵动,趣味盎然,读着读着就跟随她入了戏。
那时候的论坛,游记上各种风景照是标配。
可我很喜欢她写的沱江泛舟的样子,就留言想看有她在船上的风景照。多年后想起来都觉得亏,为了看她的照片,我居然喊她“姐姐”。
她居然就信了我这个还陌生的网友,发了照片。
照片上穿着土家印花服饰的她,笑得沱江水都泛着光,我就喜欢上了她。
3
老四很会做菜,经常晒出各种自己做的美食,命名为:两个人的厨房。比较合拍的是,她老公很爱吃她做的任何菜。
我也爱做菜,做丈夫孩子爱吃的菜。
线下聚会,我们俩的口味也很接近,既爱舌头跳舞的麻辣,也爱清淡本味的日料,还爱菜品尚可环境够雅致的所在。总之,用老四的话说,和对的人在一起,做什么都舒服。
从线下聚会,到在家里聚会,我们是飞速推进。某一天她在论坛发了一道菜,我想吃了,就没完没了地追着要吃,老四常常被逼无奈应承下来,离她最近的老三自然欢呼雀跃参加,老二没有我追美食的决心大,愿意开车一个多小时去吃一个菜,所以老二吃到老四私房菜的机会最少。
(老二看到这里抗议,说遥想当年,有个台风天,她跨江一个多小时来追一顿饭。之所以比较少吃到老四的私房菜,是脸皮薄不好意思追着要。)
礼尚往来,老四看到我发在论坛的美食也会点菜要吃,她最爱追着要吃我做的肥肠,有一段时间我自创了诸如酱爆肥肠,尖椒肥肠,干煸肥肠,辣子肥肠系列,差点被她们三给我安上一个肥肠西施的丑号。
多年以后,女儿对我说:爱就是在一起,兴趣盎然地吃很多顿很多顿饭。
4
有一年,老四背包走西藏,一路经历荡气回肠。
回来后,心绪难平。我们俩约在河坊街的太极茶楼的二楼靠窗卡座里,一晚上听她讲行走西藏的心灵故事。
窗户外的仿古街上人声鼎沸,我们坐到街道冷寂,茶馆打烊,回去的晚上我还专门为她写了一首长诗,发在论坛上,据说看得老四涕泪奔腾。
从酒肉朋友,到心意相通,这条路我们走得如此自然。
好的朋友,就是无论你做什么,都不用解释,就送上了理解和懂得。
5
西藏回来不久,老四就辞了大学的工作,开起了淘宝店,卖首饰。
她变得很忙,进货发货,想吃她做的饭菜太难了。不,是想约上一次都很难。
太想她了,我会提上某个新发现的美食,去找她。吃完东西走人,因为她即是老板娘又是客服,旺旺不断地呼唤着她。分心待朋友,老四会不爽。
相聚少了,也没有减少我们的情意,生命中有些人就在你心中,无论发生什么不会离去,老四于我就是。
偶尔,老四会和我们说起她做电商的雄心壮志。每天接多少单发多少包裹,挣多少钱,我一直认为,她做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
学了心理学后,我才知道,老四要做的事,不存在做不好,关键是她要喜欢,要让她玩得起来。
无论老四做什么,她欢天喜地投入的样子,就像一团明亮的火,跳跃在我的生命中。
老四终于找到了她喜欢又能玩的事,开起了网红咖啡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