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厦门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很多人知道厦门是从鼓浪屿开始的。
一度,甚至今天也一样,鼓浪屿就是厦门的代称和符号。
作为国内著名的旅游胜地
所有的攻略都会告诉你
一定要到中山路血拼
到台湾美食街吃遍正宗的台湾三大夜市的美食
一定不能错过厦大芙蓉隧道,那满满地或有趣或文艺的涂鸦,与爱人牵手走过,浪漫到底
鼓浪屿的日光岩不仅可以看日出,更可以俯瞰听涛,一览众山小,风景壮阔
张三疯奶茶铺是一定要光顾的,尽管20元一杯的原味奶茶只是比普通的奶茶多了几粒葡萄干
各种小姐的鲜花店、馅饼店,千万不可错过,那是最具文艺气息的空间
别忘了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慢信,
还要买一个盖满了厦门各处景点邮戳的本子
……
总之,来到厦门就是要浪漫到底,文艺到底,然而你或许不知道
鼓浪屿上的万国建筑群承载了浓浓的历史故事
鲁迅、林语堂、白先勇……都曾在这里留下珍贵的文学踪迹
他们的故居隐匿于岛屿深处,鲜为人知
厦门大学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作品,陈嘉庚提倡的“诚毅”“止于至善”是厦大的精神核心
厦门大学那中西结合的独特建筑镌刻着百年厦大的历史风貌
这里孕育出数百位值得景仰的学界名人……
很多人走遍厦大,只为寻找情人湖,却不肯停下脚步,与湖边的老爷爷聊一聊,他会告诉你厦大每一幢楼的由来,告诉你,厦大每一位校长的故事。
在他口中,或许你才知道,“厦门大学”四个字出自鲁迅先生
拿出一叠厦大手绘地图,只要你回答出厦大的第一任校长是谁,就免费赠送
当你回答不上问题时,他轻笑,用浓浓的闽南口音笑着说,游厦大是要做功课的呦!
集美学村,同厦门大学一样,是陈嘉庚先生的作品,回国之后,陈嘉庚倾力办学,基本上将半生心血洒在了集美学村。
旅行攻略上鲜会提到这里,而来到厦门的游客,也由于行程匆忙,很少会将这个距离厦门市区将近2个小时车程。位于厦门西北角的集美区列入行程清单。
在我忽然发现行程多出一天的时候,第二天一早便踏上了去往集美的公车。
自曾厝垵沿着环海木栈道走到厦大白城,便可乘坐公交车直达集美。
从东北到西南,直接自岛屿中间穿城而过,等到达厦门大桥的时候,便可远远俯瞰集美学村了。中西结合的建筑错落集群,依海而建,甚至壮观。
相比于景点聚集的思明区,集美区有些荒凉。由于偏远,这里游客极少,街上遇到的大部分也是当地村民和在这里读书的学生。
集美学村里游客极少,静谧安然。沿着嘉庚路拾级而上,首先邂逅的是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清晨10点多钟,学生们刚开始上课,游客极少的情况下,保安也放松了警惕。沿着侧门进入,不大的操场上,学生们在上体育课,大家正认真聆听着老师安排。
直走入内,道路一侧中西结合的建筑、白色罗马式大楼跃入眼帘,非常壮观。教学楼前立着一块提示牌,可爱的卡通画旁边是几行大字:认真上课,不迟到、不吃早餐、不穿拖鞋。
透过后门望向教室,老师正认真地讲解,最后一排的男同学听得认真。
仿佛回到的大学时代。
进入的第二所大学是华侨大学文学院。据说当时陈嘉庚先生为了方便在厦门的外国留学生的学习,建立了华侨大学。这里聚集了来自东南亚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国家的学生,门口的宣传栏里有泰国泼水节的活动照片。
校园里热带椰子树整齐排列,如士兵一般,站在正门口望去,两边的建筑整齐对称,隐藏于椰子树之后,与椰子树相映成趣,美得既秀气又独特。
校园里偶尔能邂逅几位不同肤色的学生,戴着耳机,穿着T恤,陶醉在这南国之秋中。
路上偶遇一旅行团,导游介绍,大家所看到的建筑,屋顶都是中式的飞檐,建筑四周多为欧式罗马柱。为什么这样建造呢?那时候,中国人出国常常被外国人欺侮、压迫,中国人无法排解自己内心的抑郁和愤恨,包括陈嘉庚也是如此。于是回国之后,便表达在了建筑上。
导游介绍最高的南薰楼,这座建筑高15层,一直没有电梯,除了一楼之外没有厕所,据说,陈嘉庚建造此楼时,便是想让学生们能有机会多多锻炼。
嘉庚公园是必去的景点。这里囊括了陈嘉庚纪念馆和安葬着陈嘉庚的鳌园。
公园里南国树木茂盛地生长着。广场上中间,有陈嘉庚与师生的合影雕塑。
陈嘉庚纪念馆里,详细完整地纪录陈嘉庚先生自出生、到下南洋至新加坡学习实业、回国办学、投身革命等事迹,视频里循环播放着陈嘉庚生平的纪录片。
陈嘉庚先生墓便在鳌园。历年来,国家历届领导人都曾到这里来祭拜陈嘉庚先生。
门口循环播放着纪录片《档案》,详细介绍了鳌园的整体状况和前世今生。
陈嘉庚先生故居位于嘉庚路上,集美小学和集美中学的旁边。是欧式罗马风格建筑。院中,陈嘉庚先生生前喜爱的龙眼树已长得高大茂盛。
陈嘉庚回到集美之后,便在这里居住、工作。这里陈列着集美学村的建造历史,以及部分先生的用过的衣物、遗物。
对面便是三一堂和三一广场。
自渔村而发展起来的厦门,因作为最在的开埠通商口岸,所以较早受到西方世界的影响。
这里虽不似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每条抬头纹、只砖片瓦都挤满岁月沧桑,却也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西式味道。
作为知名的旅游城市,厦门拥有的不仅仅是清新、文艺,这样概括她不免单薄,浓郁的人文气息、厚重的历史建筑,让这座岛屿拥有了特别的、厚重的味道,这种味道融于日常,融于世世代代岛屿人民的血液之中,越久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