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抄自《Effective Objective-C 2.0》一书中。
“对象(object)”就是“基本构建单元”(building block),开发者可以通过对象来存储并传递数据。
在对象之间传递数据并执行任务的过程就叫做“消息传递”。
理解“属性”这一概念
属性(property)是Objective-C中的一项特性,用于封装对象中的数据。
在Objective-C 2.0中,编译器会自动编写与属性相关的存取方法,还会添加对应的实例变量,并且在属性名前加下划线。并且可以通过“点语法”,使开发者可以更为容易地依照类对象来访问存放于其中的数据。
@interface EOCPerson : NSObject
@property NSString *firstName;
@property NSString *lastName;
@end
上述代码等效于下面这种写法;
@interface EOCPerson : NSObject
- (NSString *)firstName;
- (void)setFirstName: (NSString *)firstName;
- (NSString *)lastName;
- (void)setLastName: (NSString *)lastName;
@end
用@dynamic关键字,可以告诉编辑器:不要自动创建实现属性所用的实例变量,也不要为其创建存储方法。
@interface EOCPerson : NSObject
@property NSString *firstName;
@property NSString *lastName;
@end
@implementation EOCPerson
@dynamic firstName, lastName;
@end
属性特质
1.原子性
默认是atomic,如果使用nonatomic,则不使用同步锁。
在iOS中使用同步锁的开销较大,这会带来性能问题。一般情况下,并不要求属性必须是是“原子的”,因为不能保证“线程安全”(thread safety)。不过在开发Mac OS X程序时,使用atomic属性通常不会有性能瓶颈。
2.读写权限
readwrite(读写),拥有setter和getter方法
readonly (只读),只有getter方法
3.内存管理语义
属性用于封装数据,而数据则要有“具体的所有权语义(concrete ownership semantic)”。会影响setter方法,设置新值时,是保留(retain),还是只赋给底层实例变量就好?
- assign “设置方法”只会执行针对“纯量类型”(例如 CGfloat,NSInterger或者int等)的简单赋值操作。
- strong 此特质表明该属性定义了一种“拥有关系(owning relationship)”。为这种属性设置新值时,设置方法会 先保留新值,并释放旧值,然后再讲新值设置上去。
- weak 此特质表明该属性定义了一种“非拥有关系(nonowning relationship)”。为这种属性设置新值时,即不保留心智,也不释放旧值。此特质同assign类似,然而在属性所指的对象遭到摧毁时,属性值也会nil。
- unsafe_unretained 此特质与assign相同,但是它适用于“对象类型”(object type),该特质表达一种“非拥有关系”(“不保留”,unretained),当目标对象遭到摧毁时,属性值不会自动清空(“不安全”,unsafe),这一点与weak有区别。
- copy 与strong类似、并不保留新值,而是将其“拷贝”(copy)。当属性类型为NSString*时,经常用来保护其封装性。因为传递给设置方法的新值可能是指向一个NSMutableString类的实例。如果不拷贝一份,可能会被修改。
5.方法名 - getter=<name> 指定“获取方法”的方法名。如果属性是Boolean型,而你想在其获取方法的名字上加“is”前缀,就可以用这个。比如,在UISwitch类中:
@property (nonatomic , getter=isOn) BOOL on;
*setter=<name> 不常见。
在对象内部尽量直接访问实例变量
除几种特殊情况外,强烈建议大家在读取实例变量的时候采用直接访问的形式,而在设置实例变量的时候通过属性来做。
-----------------------------------------------------------------------
@interface EOCPerson : NSObject
@property NSString *firstName;
@property NSString *lastName;
- (NSString *)fullName;
- (void)setFullName: (NSString*)fullname;
@end
-----------------------------------------------------------------------
fullName和setFullName的“便捷方法”可以这样写
- (NSString)fullName{
return [NSString stirngWithFormat:@"%@ %@",self.firstName,self.lastName];
- (void)setFullName: (NSString*)fullname{
NSArray *components = [fullName componentsSeparatedByString;@""];
self.firstName = [components objectAtIndex:0];
self.lastName = [components objectAtIndex:1];
}
上面我们用的点语法,假设我们直接访问实例变量
- (NSString)fullName{
return [NSString stirngWithFormat:@"%@ %@",_firstName,_lastName];
- (void)setFullName: (NSString*)fullname{
NSArray *components = [fullName componentsSeparatedByString;@""];
_firstName = [components objectAtIndex:0];
_lastName = [components objectAtIndex:1];
}
这两种写法有几个区别
- 由于不经过OC的“方法派发”步骤,所以直接访问实例变量的速度当然比较快。编译器所生成的代码会直接访问保存对象实例变量的那一块内存。
- 直接访问实例变量时,不会调用其“设置方法”,这就绕过了为相关属性所定义的“内存管理语义”。比方说,在ARC下,直接访问声明为copy的属性,name不会拷贝该属性,只会保留新值并释放旧值。
- 如果直接访问,不会触发KVO通知。这样是否会产生问题,还取决于具体的行为。
- 通过属性来访问有助于排查与之相关的错误。
有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写入实例变量时,通过其“设置方法”来做,而在读取的时候,则直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