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昨天回家时间比较晚,晚上睡得也就晚了些,今天早上赖了会儿床。因为是周末,对自己的作息要求也适当放宽,但总体还能接受。下午去爬山,站在一个稍高的山顶的时候,转过身看着走过来的山路,忽然不再想像以前那样只要爬山就必须爬到最高的山顶。现在的自己可能更懂得坚持和放弃的意义。以前眼光总是盯着最高的山顶,不爬上去决不罢休,哪怕累的半死。现在会让自己爬到一个舒服的高度,环视四周,望望最高的山顶,如果时间来得及或体力也够,就继续向上,但只要有一项不满足就会休息休息,下山。
不是专门爬山的话,我不会让自己累到腿抖。第一是因为不想再长肌肉了,第二是不想下山时痛苦万分,第三下山会占用比上山还多的时间,也会对膝盖有更大的磨损,今天下山的时候就感觉膝盖疼,第四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至少需要一周才能完全消散,不想在这一周中走路都难受,而且也会消耗上下班的时间。
今天的专栏文章,主要讲了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还记得以前老生常谈的木桶理论么,是短板决定了我们能装多少水而不是长板。但看了今天的专栏文章我想把这个概念换一下:在今天的社会,长板+N个短板,多维打造竞争力,才能让我们从平庸走向卓越。
文中一个例子印象深刻:33届奥运会以来,我们国家拿过那么多金牌、有那么多冠军,真正能马上就想到的有几个?可能你会说,我能想到李宁、郎平,刘国梁、郭晶晶等等等等。但请仔细想想:真正让你立马就想到的人,仅仅是因为拿过冠军这么简单吗?
原因并不是吧。李宁创建了国内体育运动品牌“李宁”——除了冠军还是优秀的商人,郎平带领美国队打败过中国排球队——除了冠军还是优秀的教练,刘国梁培养带领出了站在乒乓舞台上的巨人现在也在参加“最强大脑”做嘉宾——除了冠军还是优秀的教练 现在也在进军影视圈,郭晶晶嫁给了富豪——除了冠军在挑选老公上还很有眼光并在各种评论之下说出了那句非常经典的话“他是富豪,但我是冠军呀”。
上面这些人,除了本身的“专业技能”,还有很多附加价值。你说他们身上没点“毛病”吗?不可能,只要是人,身上就必然有其弱点,但这些弱点并没有阻止他们走向成功,对吗?所以说,曾经的木桶理论已经过时,短板不再成为限制一个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长板+其他板才是决定我们能否成功的关键。
关键中的关键,是要先有长板。就好比你可以长得矮但你身材匀称呀,有了匀称的身材就可以学习服装搭配,可以自己开专栏赚外快;你可以皮肤黑但你身体健康呀,有了健康的身体就可以指导别人怎么锻炼,或者去专门的康体机构,要知道去的起专业康体机构的人都是有钱人,你也就拓宽了自己的眼界和人脉;你可以满脸痘痘但你擅长化妆呀,精通了化妆你可以做造型师、给明星化妆打开演艺事业。这些细小生活中的更细微之处,只要你在前20%甚至更前之中,对其他自己知道或擅长的领域稍加整合,就会打造一个成功的你。
当你走向竞技场的时候,就不再是单一的一对一技能决战,而是多维打单维。就像《三体》中人类获胜的关键一样:从四维空间去打三维空间,降维打击对低维空间来说,可是致命的。
2018-03-24
思考题:
1、以我对笑来老师的了解,他除了写文章,还会用程序统计计算每天留言中的问题,选取最高的来回答,也可能根据最高的问题单独用一周来解答。他现在已经在这样做了,90分。
2、在赚钱方面,我好像还没有专业技能能够比掉80%的人,我认为我高出其他人的就是我每天都在学习笑来老师的专栏,虽然距离专栏文章发布已经过去一年半,但我不担心太晚,只担心自己不能坚持。从每日英语听力和背单词来看,我最长已经连续坚持280多天了,我想我还是能继续。我计划围绕坚持学习继续打造至少4个维度:①销售技能,做好销售赚大钱。②各国家目的地知识还需要加强,不然设计行程会很慢很慢。③心理学,心理学是人与人能够良好沟通的桥梁,也是我弥补童年心理阴影或缺失的方式。④管理学,未来我肯定要走向管理层,光有销售技巧、目的地知识还不够,管理学的知识也要补充,而且不光是管理下属,对自己也更需要管理。
3、笑来老师说的运用长板+N多短板获得竞争力的实例上文已经提出。
4、为了在销售技巧、目的地知识上获得足够竞争力,我是这样计划的:每天上班不再像以前似的稍有时间就开小差,工作时就专心致志的工作、认真思考,现在的执行力也比以前高了很多,因为我现在有目标有方向,不想耽误任何时间。投入的金钱目前还不好说,早九晚六的工作时间里,还是能集中很大精神的。至于心理学和管理学,还是要在得到上订阅专栏,预计花费是400元左右,现在的两个专栏让我的时间有点紧迫,最早4月中订一个新的专栏,最想订的是“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这门课程,每天要写复盘,时间有点安排不开,优惠券到期之前订。武志红的心理学,看到有群友说有点唯心也有点恐怖,暂且不订阅,买过刘嘉老师的心理学30讲的大师课,时常复习,也能暂且弥补。现在正在进行的提高得分的方法就是坚持写复盘,对于工作中的提高暂且是上面提到的执行力和专心工作。我最早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行动了,晚一点大学时也可以开始行动,这一晃已经7年过去。我不怕晚,我会继续努力!
5、工作中的认真思考与总结,是我现在关注的重点,没有工作带给我收入、提升,其他都白搭。现在的注意力分配中,工作和得到听书专栏复盘的比率在6:4左右,对工作的投入还是比较少,理想中的比例在6.5-7:3.5-3左右,这样我在刷新我认知的过程中,也会对我的工作重点工作方法进行调节。至于“收支平衡”,在工作中我至少要做到前20%才可以,也就是我的销售技巧、目的地知识都要比别人高出30%才行,管理学和心理学,现在没有合适的人可以交流学习,先放在复盘里面,不过这课,我是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