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纪的逐渐增长,大家都会感觉“梦想”会变成一个既不可望更不可及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平庸的工作和生活,如看不见的锁链,总是羁绊着人的脚步。曾经有一个很有煽动性的微博,“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看到这些句子,你会不会有冲向老板办公室,将辞职信往他桌面一扔,然后扬长而去的想法?我相信,在某一瞬间,每个人都会有砸碎目前的一切追寻自由与梦想的冲动。但是,平时被吐槽为牢笼的单位此刻又成了安全的避风港,如果抛开一切追寻梦想,自己的一切便会变得充满不确定性,自己未来怎么办?父母老婆孩子谁来养?房贷车贷怎么还?经济学告诉我们,风险厌恶才是正常人的正常偏好,所以一般人都会在一阵苦笑后将梦想视为YY埋藏在心底。所以励志电影才会是导演们长盛不衰的题材,因为在银幕里观众将自己代入主人公后,心底的渴望和压抑才能充分释放。
但今天谈到的《追梦赤子心》(英文原名”Rudy”,1993)却是一部不同的励志片。一般的励志片都是“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套路,就举我恰巧在这部电影之前看的就是该类型的《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1999)为例:里面的男孩原来是个平凡的学生,后来由于对火箭的兴趣,发奋学习,在课余和小伙伴努力研究火箭模型,在周围人的白眼下取得了成功,最终,男孩长大后成为了美国航天总署的工程师,梦想成真。我当时就觉得,这个故事当然是真实的,但并不是生活的常态。而在《追梦赤子心》里,故事就变得冷酷而现实的多了:主人公Rudy同样怀揣一个高大上的梦想,希望成为全美最好的大学橄榄球队圣母大学队的一员。但他的资质实在平庸,用片中其他人的评论就是“毫无运动天赋”。但为了追寻理想,他放弃了已经工作了四年的能带来稳定收入的工作,放弃了已经进入谈婚论嫁状态的女朋友,同样缺乏学习天赋的他,通过两年刻苦的学习,终于被圣母大学录取,当上了橄榄球队的陪练。最终,在大学最后一年最后一场比赛,他在最后一刻获得了27秒的上场机会。
看完电影后,或许大家都会在心里问:放弃一切的四年辛劳换来27秒,这一切值得吗?从经济学上来说,这显然不值得,付出了这么多,最后的收获却这么小。如果当初没有做为加入球队而努力的决定,Rudy在影片结束时必定是个衣食无忧妻儿相伴的体面中产阶级,用专业术语就是说,机会成本太高太高。正如他父亲在Rudy做出放弃一切决定时候对他说的:“追逐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只能让你和你周围的人心痛……(现在的生活)这没什么不好,你同样可以生活的不错。”而Rudy奋斗的结果从一般的社会评价标准上来看,无疑也是失败的。最终他连球队的替补都差十条街,最后是在队友的全力帮助下才得到了上场机会。就像寓言里沙漠的旅行者,掘地三尺都没发现水,明知概率很小很小的情况下却依然努力坚持,最后结局是渴死。但从Rudy最后上场及获胜后的笑脸和欢呼,他认为自己失败了么?没有,他是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梦想。所以,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私人的感觉,你觉得是就是,并不需要理会社会的衡量标杆。我相信,大多数人在碰到Rudy遇到的选择题时,都会选择继续目前平凡但收益稳定的生活。这也并没有错。只是,Rudy当回首往事的时候,却会有资格骄傲的告诉自己曾为梦想而奋斗过,心里也就不会有遗憾了。
还是很喜欢毛姆《月亮与六便士》里的一段话。里面的画家主人公解释自己为什么要放弃伦敦的优越生活跑去南太平洋蛮荒小岛过日子时,这样子说:“这一定是世间无数对夫妻的故事。这种生活模式给人以安详亲切之感。它使人想到一条平静的小河,蜿蜒流过绿茸茸的牧场,与郁郁的树荫交相掩映,直到最后泻入烟波浩渺的大海中。但是大海却总是那么平静,总是沉默无言、声色不动,你会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也许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怪想法(就是在那些日子这种想法也常在我心头作祟),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一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好像有一种叫我惊惧不安的东西。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的。”
很难做到是吧?我也觉得。所以,生活是自己选择的衣裳。做出了风险厌恶的选择,便只能承受平庸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