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
离家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像无根的浮萍即将被放逐和流浪。我想,这一生要安放的不过就是这颗心,心踏实稳妥了,所到之处,满眼生春,而人世的颠沛与流离,都可如白云苍狗,过眼去了。
从2010年离家去昆明读书到现在,整整10年了。在这期间,我离开过两次。第一次是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在宜宾暂住9个月,短短的9 个月,让我迅速的成长起来。朋友说,我是一个有脾气和个性的人。我笑而不语。在2018年读书会的年会上,朋友对我说:“寸寸,此心安处是吾乡,你要把宜宾当做你的第二故乡,我们都是你的亲人和朋友。”我笑着说:“此心还未安,此乡是异乡。”朋友笑而不语。现在想想,自己当时真的没有安放好自己的心,也没有体会到朋友的一番用心。 第二次是2020年9月到重庆工作,现在的心境与之前已大不一样,心已踏实稳妥,也对“此心安处是吾乡”有了不同的理解。
苏东坡在《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写到“此心安处是吾乡”。想想他这一生的际遇,无论是归去,还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皆是无风雨也无晴。他在凄风苦雨的黄州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从翰林学士到狱中囚犯,再到躬耕东坡,却依然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魄。置身于命运的风波里,豪放和豁达之余,他也不是没有对命运的扣问,以及无奈,厌弃也是有的吧,所以他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人世的天涯羁旅,人与人之间的逢迎周旋,如何能让一颗心不感到孤单?他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把广阔天地当作故乡,无论去到哪里,都不是天涯孤旅只一人,在春寒冷雨里,山头斜照却相迎。这是一种怎样的襟怀,一切都淡了,远了,生命中所有的过往已如云烟飘散,过去常常介怀并且执着的,如今早已看透,看破,过去常欢欣愉悦的,如今多了一份自持,生命如流水,又岂能永远只是某个春江夜月的流水?生命如流水,又岂会消退,衰亡?他的生命已经到了澄明之境,不再被私情所牵绊。
在山城,每到落叶飘零、寒风萧瑟的时节,天空老是冷飕飕,阴沉沉的。站在阳台往远处眺望,远近的山都被团团或薄或厚的雾气笼罩着,感觉伸手就能触到天,我取名为“云雾环岳”。在薄雾中,远处房屋透出的光如同平静的湖面上停泊着的渔船,星星点点的渔火,朦胧而祥和。另外,近处可以听见轻轨在呼啸,山中可以听见山在呜鸣,这人造与自然的交响犹如远处传来的闷雷,我取名为“轨吼山鸣”。看到“云雾环岳”,我知道随时会下雨;听见“轨吼山鸣”我知道人的精神和力量是不可小觑的。
在家乡的黄昏里,我看到群山和天空之间有一群白色飞鸟翩跹而过,姿态优雅,山谷里轻烟淡淡散开,暮色里也看到群山绿意如瀑布倾泻。飞鸟追逐夕阳要去哪里,是否它们的故乡就在高处的云朵,没有答案,但那种孤独而寂静的身姿,令我感动。如果我们用虔诚而敬畏的心灵感知这个世界,就会看到万物与我们同在,除了我们自己有限的喜乐悲愁,生命本身是无限阔大的,万物有其平静而尊严的法度,置身于其中,人又能如何呢?我们大概只能学苏东坡,在生命的起落浮沉之间,葆有从容的风度和自信。我想,别再向生命追问答案,生命的答案,一切都起始于婉转而芬芳的心灵。
无论我们身处何处,都能安放好自己的心,便是此心安处是吾乡了。
感谢琪琪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的支持,本文部分内容摘录于琪琪的美文《如果,你要一个答案》。
寸寸
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