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卓的领导座谈,看到他们与老外熟练的交流,真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英语。
到那天才知道英语原来是干这个用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但英语是学不成了,对他们只有膜拜的份。
陈总还有一句话,让为很有感触。
他说,他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想想今天是不是高效的一天。
他们是职场的成功人士,这些肯定是经验之谈。
我也反思了一下,之所以这么多年碌碌无为,原来,根子在这里。
每天稀里糊涂的,没有规划,没有总结,没有目标,浑浑噩噩,再这么下去几十年,还是与以前的一个模样,还是啥也不是,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
都是一天,人家很充实,很有成效。
咱应该咋过呢?
从前没有认真想过,每一天是怎么过的。
其实,仔细琢磨下,每天怎么过,那一辈子也就是怎么过的。
就跟人说的一样,你现在是快乐的,你的一生就是快乐的。
一本书《如何卓有成效地过每一天》,作者张萌,时间效率管理专家,畅销书作家。行走30多个国家,四次出席APEC峰会,三次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张萌还曾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同时运营三家公司,已出版五本书籍,真是开挂的人生啊!
汗颜啊,人家是女同志。我一向不认为女同志能怎样,可是人家就是很硬气。
人家还是85后,整整比人家多吃了20年的咸盐,但除了嗓子呴哑了以外,没有别的啥东西。
还是说说咋过好一天吧。
齐帆齐的书评写的很不错,她说《如何卓有成效地过每一天》的脉络大概是这样的:
建立目标 -- 管理目标 -- 时间管理 -- 高效学习 -- 复盘-- 修炼硬本领 -- 工具推荐
建立目标:
“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就会丧失自己”,那么什么样的人算是目标的人呢?
有目标,才有动力,才知道怎样选择,才知道该做什么。选择才有意义。比如说:
1. 有清晰的人际交往选择。不轻易参加聚会,他们的目的是构建朋友圈,而不是被构建。
2. 早起,每天拼命学习工作,并且能高度集中精力,把全部力量聚集在一个点上,特别深入。
3.在知识和技能领域有获取和提升的诉求,求知若渴,能够清晰地画出什么是精学什么是泛学。
人们因为有了目标才有了方向,因为有了方向才会知道为什么努力,以及往哪个方向努力。
目标确立的方法:7个人物法。通过寻找你自己的7个最想成为的人,然后将他们身上的硬本领总结出来,再进行归纳分类,最后罗列出来排名靠前的3个,就是你需要去确立的奋斗目标。作者确定的3个目标是英语、写作、演讲。
我的目标是什么呢?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的五福人生。
现在看有点笼统,还需要细化,还需要能抓得住、看的见效果。
原来也写过,人要有目标,要实现目标就要细化到每一天的实际行动。
1、每天有每天的计划和要做的事情清单,把要做的事情列出来。拉清单,先做好前三件事。
2、先做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比如说规划、培训、学习等必须自己做,而且需要花一定时间来做的事情。
3、做事的时候专心、快速,不要磨磨蹭蹭。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当天的事情尽量当天完成。
4、因为效率高了,时间就多出来了,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娱乐。
5、每天对自己有一个总结,做得不好的,今后要改进。
有计划——有行动——有检查——有修正——有提升,就这样过好每一天。
光有理论,没有实践哈。
人们常说,这个社会不公平。其实上帝是公平的,它给与了每个人一样的时间货币,只是有的人珍惜自己拥有的货币,排列组合发挥了它的最大效能,而有的人认为自己口袋里的金库可以任由自己挥霍,不会珍惜自己的时间。
时间管理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目标,并根据目标的划分将时间划分到年、季度、月、周、日。将大目标拆分到不能再细分的小目标,然后各个击破。
每个小目标内部,都要使用单点突破法,要不断地反思与评估,不能犯懒。走出舒服地带,给自己“自虐”的机会,“定位越舒服,职业生涯越危险。成功的人都是对自己够狠。
高效学习,要遵循累加原则,新的学习要和以前学习的内容进行连接。并且学习进步最快的就是抓住一切机会去练习,并且有要总结和反馈机制,可以给自己阶段性的小奖励。
修炼硬本领,职场只有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有发展的空间。张萌老师分享到自己每3~5年都会修炼一项新的职场新的硬本领。硬本领的修炼先要从明确自己的目标开始,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人为师,她每年还会拜访50位各行精英大咖学习。
你所谓的忙到底有没有意义,你有没有想清楚目标,你究竟是在朝着目标前进,有效地忙碌,还是在原地踏步,为忙而忙。我们一定要区分好两个概念,那就是忙碌和茫然……
看到这段话时,突然觉得自己前面几十年白过了,从来没分清是为目标而忙碌还是茫然,直到自己写作做自媒体后,似乎才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
找到目标,确定方向,做好时间管理,高效学习很重要。
学习的最初阶段都是从模仿开始,作者举例达·芬奇小时候学习画画,也是从模仿开始,通过大量的模仿才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王羲之学习书法,也是从临摹前辈的字开始,通过不断地临摹和模仿,最后会自成一派。同理,我们在写作初期也是一样。
只有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够有机会超越巨人。而抄袭,仅仅是单纯复制别人的成果。
正确的模仿,是在学习别人的长处之后,同时能够弥补自身的不足,而并不是完全地复制别人的成果。在模仿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行创新与改良,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打上具有人格属性的烙印。
作者分享她多年来,用效率手册,每天晚上定下第二天的3个小目标,严格地把控,每周每学总结。在效率手册对时间节点的要求下,将目标严格列出来,一步步执行完善。目标管理加上时间管理,就等于赢的局面。
对所学的知识点,所做的规划一定要及时地复盘,做到目标回顾,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人与人平时的差别并不大,但关键时刻就见分晓,比拼的不仅是智慧,更是心理,即自我激励。如果没有一股信念,就容易被他人击败,被大势淘汰。
她提到,读书一定要读出金句。如果你还能背诵它并烂熟于心,争取让它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在关键时刻还能讲出来,在实践中把这个道理用出来,一旦这个标准达到的话,你就成长了,至少这本书你的投资就收回来了。
写金句,不仅要把句子写下来,还需要把那些特别重要的部分摘录下来。在读书时一定要习惯于做摘录,比如摘自于哪一本书,哪一段,同时把日期写下来。
这个习惯可以更适合咱们写作者,金句经典段落,多摘抄多背多记,待写文章时就会信手拈来,终生受益。
在书的最后章节,作者强调做演讲也一定要有金句,如果一场演讲下来,没有一句金句,那这场演讲无疑是失败的。
如何管理好人际关系?情商公式=真诚+换位思考。情商公式第一点是真诚,第二点是换位思考,真诚+换位思考的能力就等于情商。我个人觉得说话不给他人添堵,也是一种高情商的变现。
最后总结书里的一句话,怎么过一天,就等于怎么过一年,也就是怎么过一生。
这本书写的不错,小齐同学的书评很好,值得收藏。
有成效的一天,应该是快乐的一天,幸福的一天,有意义的一天。
过有意义的一天,从做好日志开始哈。
人家曾国藩就记日记。
①制订当日的工作计划与工作目标;
②整理工作思路;
③每日总结,清楚了解自己做了哪些事,
④重排优先级,有效安排时间未完成哪些事,以及未完成的原因更快成长
⑤通过自我反思,避免重复犯错;减压
工作日志的记录内容:
1.一闪而过的灵感
随时捕捉灵感,记录在笔记里,以后再判断。
2.重要谈话片段
与合作伙伴或者内部开会,随时记录重要内容,包括对方的名字、当天时间、主要话题以及关键细节。以便日后再来翻阅的时候,能回忆起很多线索。
3.拍照与截图
有些会议,组织者会在白板上写很多思维逻辑,拍下来看到对自己工作有启发的公众号文章,截图截下来。
4.开始工作前拉一个工作清单
工作清单包含的内容预计要完成哪几件任务,最好做量化;预计要与哪些人沟通,沟通希望达成的目标以及沟通要点有工作计划,能更加从容地开始一天的工作,每完成一项工作,在那项工作前划一个勾的感觉,很有成就感。
5.每天完成三件事
定要给自己的任务排优先级每天不要超过三件重要的事情,有时一天甚至只有一件先做最重要的事,零碎的事可在完成一项重要任务之后夹杂着做
6.与长期目标契合
每天的工作计划应该有80%的时间投入在长期目标上20%的时间可以用于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每天早上开始工作前,把当天工作计划做好,这一天就有了方向每天晚上睡觉前,记上几段工作总结,给这一天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