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活所迫时,很多人(包括自己)跟别人谈论的时候,也会偶尔蹦出这句: 能力不足,智商不够高,才会不得已从事现在的事情。咋一听,蛮有道理。然后听者也许会赞同: 对方紧接着说的,早知道当初在学校或者之前有大把时间的时候就该好好打磨现在缺乏的技能。 有抱怨也有悔恨。如果你这会说这些能够解决问题么?有这个时间纠结,还不如把好好提高多维竞争,形成bicultral。实际上人都是感性,其实给点自己空间和时间去抱怨和发泄,然后再去做事,也未尝不可,毕竟有谁一开始就是完美的呢?!
平常我们听到了太多的关于"智商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情商才是","智商就是天生的,除了天才,每个人的智商都差不多"。碰到困境,比如客户卷款逃跑,供应商提供的材料以次充好,买家恶意给差评,好不容易爬上20楼给他人送包裹被破口大骂说为啥这么慢,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更多的时候,我们选择打或者逃,即要么与对方撕逼大战,要么就逃避,不跟他人一般见识。而两种都会很有可能归结内心: 认命吧,谁让自己的智商不够呢!
智商其实就是解决问题能力! 焦点不再放在现状上,而是理清"明晰","准确","必要"的对"智商"等生活中早就存在的概念上。然后自然而然地会去找对应的方法论(要生存啊,知道有个屁用)。时刻做出的选择的前提是在当前情况下,自己认为这是最重要或者更重要的! 比如: 现在AI发展的现实不断地在刺激着每一个想要活在未来的人。我们知道未来具备"通识"能力的人,在未来30年或者更久的时间里被淘汰的概率更低。那么好,我们知道要么成为行业中金字塔上的顶端的技术型人才,要么成为会讲故事的把冰冷数据活灵活现的阅读写作演讲型人才,要么成为生活保姆,维护电脑正常工作的边缘性工种。然后我们觉得成为第二种更重要,接着就会去找提升这些技能的方法: 大量的阅读最新的英文信息,编程能力,融合该语言文化背景地写作,尽可能找寻机会演讲。然后在不断的反馈和调整中活在未来。总之就是打磨概念(清晰,准确,必要)以及概念之间的关联,然后基于自己的价值观(什么最重要,更重要)做出抉择,找寻方法论(How,有的时候清晰准确的概念机就是方法,比如智商就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就是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的能力,因此其实也属于智商),最后就是做,在行动中消除或者合理化疑虑。毕竟中国现在可以成为经济全球化中主动力之一,并不是靠游说各国形成的。
智商是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改善和突破上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