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翻开《能力陷阱》前15页,我就被一句话击中:“我们越擅长做某事,越容易被这件事困住。” 这正是很多职场人(包括我)的真实写照——埋头做自己擅长的事,结果越做越窄,机会来临时反而没准备好。
能力陷阱的三个表现
1. 沉迷“高效区”
- 做擅长的事效率高、反馈好
- 长期停留在舒适区,能力单一化
2. 忽略“学习区”
- 回避不擅长的事,错过成长机会
- 技能更新速度跟不上环境变化
3. 身份固化
- 被贴上“某方面专家”标签
- 难以转型或拓展职业边界
实用突破策略
1. 每天留30分钟“学习区时间”
刻意做一件不太擅长的事,哪怕很小:
- 尝试新工具或方法
- 学习与本职相关的新知识
- 参与跨部门项目
2. 每周一次“反向待办”
列出“不擅长但重要”的3件事,优先完成其中一件:
- 提升影响力的沟通
- 战略思考而非仅执行
- 建立新的人脉关系
3. 重新定义你的工作
- 不只关注"完成了什么"
- 更要思考"创造了什么价值"
- 让能力与组织需求同频
书中金句
- "能力是优势,也是陷阱。"
- "真正的成长,发生在你不舒服的地方。"
- "别让擅长,成为你最大的限制。"
读完这15页,我最大的收获是:职业成长不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而是不断拓展能力边界。今天起,我决定每周安排30分钟学习区时间,从一个小技能开始,打破自己的能力陷阱。
你觉得自己最大的能力陷阱是什么?评论区聊聊,我们可以互相监督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