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2022, 你好2023

跨年演讲多基于过去一年的事件,提炼出一个鲜明主题,展开探讨。我想用主题方式,突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事件,回顾过去的2022,逐渐清晰的思路将会延伸至2023年。

自然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设计了四季轮回,给人们提供了在春华秋实,夏种冬藏的重复中休息整饬,重新上路的机会,创造了回顾一年所得所失, 所思所想的空隙。

我对季节变化极为敏感,记得杏花雨轻轻抚摸睫毛,繁茂的绿叶大如华盖,遮挡炎夏暑气,满眼“万山红遍,层林渐染”时,一年将要结束的情绪像雾气一样悄无声息蔓延在周身。每年看到树木在风中变成铅灰色的剪影,我的记忆似乎活跃起来,不妨说吧,那些随风而去的落叶,应该是写满了生活中的琐琐碎碎。

年末的一个傍晚,车站落地窗户外没有汽车开来的信号,云像吸满水的抹布一般,低沉凝重,占据了整个天空,从窗户窥探等车的乘客。我像滞留小山村的旅客,在航船遥遥无期之际,靠着窗边,借着飘摇的烛光,依稀辨别石板路上的行人,回想着温馨的家以及一路走来的旅程。

读书的孤独

我喜欢读书,要是让我说出原因,我可不会用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坦白地说,最初是为名言警句所吸引,但是最终却发现大相径庭。

也曾参加了几个读书会,和书友共享心得。2022年的一天,在重读密尔的《论自由》时,突然意识到:读书是孤独的,至少我的读书是孤独的。 想法冒出的瞬间,我也疑虑重重,解释不清的矛盾困扰着我:人类文明以书籍为载体传承下来,这本身是一个贡献的历程,作为读者,在汲取知识,在领略思想,在与前人对话的时候应该是开放接纳,共享的过程,孤独显然与此格格不入;即便是单纯精神的愉悦,也与孤独扯不上关系。

我曾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体验作者笔下的或是残酷,或是温暖的个人故事,“人性善恶”,“救赎”是这几年充斥读书笔记的时髦词语, 我不大敢用,因为我没法因为故事的悲欢而上升至人性的高度,“人性”是我最害怕使用的词语,与此同时,读者自认为聪明的解读实际上赋予了作者写作时不同的意义,“救赎”也不是最终统一的解释。

我想起小学时候,总结一篇课文的中心思想让我绞尽脑汁,更让我挫败的是自己答案与老师的总是相去甚远,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力。好朋友偷拿了的妈妈教参辅导书,标准答案全部印在书上。我倒不是微词标准答案,可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她如何能理解屈原爱国无门的忧愤,她又如何能理解郁达夫笔下男女爱情受挫的生死。读者的个人经历直接影响着最终的解读。

恰巧有位书友反击别人 “读书有什么用” 的质疑,我写下同题文章,与其说是回答问题,不如说是整理自己想法,读了这么多年书,反过来思考读书的目的是一件蛮有趣的事。我想我是想清楚了一个问题,人们在询问“读书有什么用”的时候,早已在心中界定了从书中想要获取的目的,而且正是因为阅读并未实现它们的他定目标,所以他们才如此发问。带着不同的目的读书,最终导致读书必然走向孤独。

我的书单,在小说类之外,社会类,思想类,文化类的份额逐渐增多。一读再读,梁漱溟的《中国文化之要义》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对我影响最大,也是鼓励我涉猎广泛的重要引导。我并不是惊喜于不同知识的汲取,也不是兴奋于为费解的现象找到借口,是两本书,以及后续的阅读,让我抛开肤浅的偏见,避开急于表达简陋逻辑推理的观点的误区。在作者的引导下,我学习深刻思考,而思考的过程必然是孤独的。

读书的历程改变了读书习惯,改变了阅读内容,从而最终影响到我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和世界相处。

相信大都数读者念念不忘“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 而我却对“那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推崇备至,每个读者有各自独到的理解,更加觉得阅读孤独的合理与必要。


审视“做自己喜欢的事”

年中时,听到经理退休的事,我有点诧异,工作轻松,待遇不错,年龄尚早,“和尚撞钟”“混”着呗,再说退休了要损失一大笔钱呢。邻桌的同事很是理解,认真地说:他大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许是照顾生病的父母久了,她模仿者拄着拐杖的样子,加了最后一句:别等到来不及的时候,真的,时间飞快。

“做自己喜欢的事”,早已是网络上的时髦货,青年人彰显自己的豪气,中年人表现自我觉醒,老年人则饱含睿智默默对待。我在掂量“喜欢”二字的时候,不自觉地像拿着模子检验物品合格一般,一一衡量自己做的事, 有多少可以毫不犹豫落入“喜欢”一类,又有多少完全与“喜欢”无缘。

事情最怕的是深究,只要多追问一两个问题,原本的理所当然有时竟会面目全非,起先的笃定被质问得张口结舌。说话远远比做事简单得多,远远比做事历经困难和承担责任容易得多。我并不是要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泼冷水,在没有厘清定义或者隐含的内涵时,越是大家认可的时髦,越有造成歧义的可能,同一字眼遮挡了被赋予的不同含义,更加剧了理解的差距。

“做自己喜欢的事”,我想总会掩藏在三个困难之下。一是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是对现状有所不满的一种无奈,“喜欢的事”是对目前状况否认基础上的虚幻借口;二是在界定“喜欢”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囿于种种考虑,一旦夹杂了功利的考量,“喜欢”已经偏离了本意,值得商榷;三是“喜欢”的事本身是要经过不断探索,识别存在心底的真实,方得“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笃定,而不是一时被某种利益,花哨,浮华所吸引的假象,更不是别人口中定义的“喜欢”的照搬。寻找“喜欢”应该是比下定决心离开“不喜欢”更艰难的决定和行动。

年初的时候换了一个工作,同事陆续离职,我不敢确切地把新工作归为喜欢一类,但是我确信旧工作的无聊让我懈怠,同事离职的原因五花八门,不知道是不是为着喜欢而去。

可能吧,我对“喜欢”的理解应该有所改变:只要不是应和众人的无奈,只要不是哗众取宠的炫耀,不论“喜欢”的事多么微小,多么不合时宜,多么艰难,都是应该给以尊重,加以保护,坚定为之努力。摈弃了“成败论英雄”的担忧,剥离了衡量事情的功利, “喜欢”才成其为真正的喜欢,纯粹而甘之如饴。

重识疫情

新冠是回避不了的话题,因为它就在那里。

十一月底的某一天,先生咳嗽厉害,我只疑心是打球加剧了前一天的轻微咳嗽。他却忍不住好奇,拿了超市免费领取的试纸去测。看到显而易见的阳性, 我反倒干脆打消了测试的意图,直接假定自己得了新冠。说来也怪,我们没有孩子来自学校聚集人群的高风险,购物只集中在必要的蔬菜粮食,取消了看医生,会朋友的活动,我把传染源锁定在庆贺生日的饭店堂食,而先生则归罪于活跃在篮球场上汗臭熏天的高中生。

三年多的疫情,三次疫苗注射,我们谨小慎微,避免和病毒正面交锋,可是就在得知感染的瞬间,反倒从局促中解脱出来,坦然面对它的到来。

疫情拖延了三年,如同家中床脚窝着久治不愈的病人,某一天的好转似乎带来痊愈的假象,而不时的呻吟又会提醒病情的存在,家中的亲人时而欣喜,时而沮丧,时而麻木,时而希望,种种情绪交替上演,把人逼到了墙角,只好认命。

回想起疫情暴发的开始,尽管足不出户,我依旧用消毒纸每天擦拭桌面,把手,那种在不知所措下选择有所行动来安慰自己的举动,现在想来有点愚蠢和可笑,可是再仔细一想,好像又顺理成章。人在面临全新的一件事时,和无知的小孩差不多,以往的经验瞬间忘记,或是乱了方寸,害怕中夹杂着不知所措,不知所措又加重了害怕,无望和无助,让人回归到原点,老老实实从头开始。

防疫措施放开也好,管控也罢,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文化不同,生活迥异,习惯差别,各种各样的不同难免产生出片面的责难,在生命受到威胁面前,更加激化。传言渲染气氛,雪上加霜,让无形中的绳子越绷越紧,人们承担着来自病毒和精神方面的双重压力,惶惶度日。

历史上的灾难,后来的人作为局外人旁观,总是为身处其中的人生不逢时而叹息。读得多了,慢慢意识到,人在和自然,和人相处的过程中,需要接受灾难不可避免的一面。人生最大的痛苦源于现实和希望的差距,而不是现实本身有多么糟糕,在无法选择自己出生,无法预测未来,无法避免事件的情况下,倒不如做些踏实的事,避免在奢望和害怕中折磨自己。这么说来,苏轼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虽然着眼的是眼前小事,延伸一下,对应对灾难也有借鉴作用。

写在后面

一如既往喜欢读书,一如既往勤于思考,一如既往写下自己的感想,是我2023的目标,在十个月之后,希望收获满满,希望像今天写下这篇文字一样,真诚和努力不会让我失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444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2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6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6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0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11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8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1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9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48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67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