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终于静静地一个人看完了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部片完全就是传统的好莱坞商业大片,一路都很平静,一个静静的 19 岁美国少年,他的一天,他的所感所思,一种很真实的感觉,以至于电影结束后了几个小时一直都被这种心情所氤氲着。
Heroes 配乐在耳边环绕,我想继续保持这种心情,这种情绪,把我的感觉写下来。
2
这部电影最革新的地方在于用一种最新的技术来拍摄,120帧 4K 3D,虽然最终无缘120帧,但还是可以看到 60 帧,也许是这种技术让这个故事真实到看到每一个毛孔,然后在心里留下了似乎现实的痕迹。
这是一个人物驱动型的故事,更多是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示整个故事。或许李安就是喜欢这种方式,在之前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其实本质也是一个人物驱动型故事,不过这丰富的想象力硬是把心理活动变成情节。
最让我震撼的地方莫过于这种极强的亲临感,或许这就是这种所谓「沉浸式数字技术」的魔力所在,但我还是觉得这是李安的厉害之处。主角利恩经历了战争,整个人都变成了极度敏感,不仅是他,其实其他战友也是类似。主要稍稍有一些不同平凡的声响,就会「抖」一下,又或者马上进入紧张的战争戒备状态。
3
这位 19 岁的男孩,生活在美国德州,因为姐姐的原因而选择了当兵。而作为一个胆怯毫无经验的二等兵却因为一个「不理智」的冲动而成为了美国英雄。这位美国英雄回国授勋,在家里似乎等不到其他人的理解,反倒只有最亲近的姐姐一路都想他好,认为弟弟就是她活着最大的意义,反复向协助弟弟。
而一路上嘻嘻哈哈的经纪人黑人就一直想着如何把他们包装卖出去;虔诚基督徒拉拉队女生却因为他的英雄光环而爱上了利恩;遇到宴会上不理解他们的石油老板,认为他自己把石油生意做好了他们就不必出去为了抢石油而打仗;橄榄球球队商人老板总是盘算着如何利用他们获取最大的利益;赛场上不理解军人的群众,只是单纯地对他们胸前徽章的敬仰;舞台上把他们当成碍事的工作人员;还有一直都想把林恩找心理医生治疗,并协助让他回来美国社会的姐姐。
其实这也是利恩的一天,作为一个 19 岁的少年,他其实完全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甚至在伊拉克战争里,班长建议他继续选择留在这里作战,否则回到德州他除了闹事也做不了其他。
特别是赛场上,一个底层的工作人员就跟利恩扫苦,现在社会找一份好工作太难,福利低得实在让人活不下去,也想像他们那样当兵。但利恩又何尝不是没有想过像他在美国社会做一份普通的工作一样,我想利恩也知道他已经越来越难回去这个正常的普通社会。不仅仅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能比战场上更有意义,而且对于这个社会的人和事也越来越不适应了。
但战场上除了死亡和恐惧,似乎也没有其他什么可以值得期待的。
4
说得好听或许去战争就是爱国,但是作为一个个体而言,那是自己活生生的生命,在死亡的面前无比地脆弱,相对一场不知道为什么而打的战争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更何况这还是对于只有 19 岁的少年。
贯穿整个故事的就是这个 19 岁美国少年的选择,是选择回到战场还是回归平凡的社会?
一开始的选择不过是为了姐姐,然后在战争中无意成为英雄,死去的蘑菇曾经跟他说这可能就是一种命运,而班长认为他却有成为战士的天生品质。但是在战争里第一次有战友在身边死去,第一次跟敌人直面肉搏,随时随刻面对着死亡的威胁,这道恐惧直穿他心脏。
但是回来他又能做些什么呢?
没有得到身边人的尊重,作为「英雄」或许更怕的是一种碌碌无为,就像那一个比赛场上的员工一样。
利恩认真地问班长,「如果有选择的话,你会选择继续回到战场吗?」班长反复强调,「我没有选择,所以不存在这种假设。」
面对他爱的女人,他幻想过逃离战争跟她一起生活,不过当他发现她喜欢的不是他自己本身,而是他英雄的这个光环。
最终面对姐姐的挽留,利恩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回到战场,他回到车上,跟战友说一声「I love you」,这一次每个人的「I love you」都深入了心底,更加坚定。
5
利恩虽然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但这个选择真的是他想选择的吗?
这或许更多是无奈,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电影太真实了,我不由得也变成了主角——
我没有选择,我只能回到战场,只有那里才会有一些单纯比起自己更加重要的东西。相比死亡与恐惧,我更怕在这个尔虞我诈的社会中平凡和堕落,在这个社会中我已经找不到我自己的位置了,在家庭、在爱情、在事业,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容纳我,而在悍马车里战友永远会给我留一个位置。
未来太远,我只能选择现在;在这一刻,我始终觉得有一些东西比生存和发展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