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除了报各种补习班,还要孩子多见见世面。
一朋友常晒自己和孩子出去玩的照片,南方的海边,北方的博物馆……都有他们的身影。
私下见面时,对方坦言经常带孩子出去玩,就是为了孩子能看看外面的世界,多见见世面。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只是,很多人以为见世面是坐着各种商务或头等舱出去玩,住各种高级酒店,但事实并非如此。
真正的见过世面是深刻理解人类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深刻理解人性的本质与规律。
毕业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同学听到谁谁去了哪个国家,都是羡慕的眼神。
那时认为出国工作或者旅游是对方见世面的体现。
现在看来,对也不对。
出去一趟,确实算见世面,但还看那人的认知所在的层次。
如果对方的层次停留在到景点打卡,或者到了某国某地,那么Ta并不算真正的见世面。
因为真正的见面时,并非是花些钱就可以做到的,而需要认知到位。
在《天道》中,有几个人,他们本来可以跟着丁元英见更大的世面,也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但因为认知不到位,只是在井口看了一眼就掉了下去。
丁元英说:“井底的人扒上井沿,看了一眼,又掉了回去,从此患上精神绝症。”就像刘冰和叶晓明等人。
刘冰,一个小城的唱片店老板,因为收唱片而与丁元英认识,后意识到其是个大佬,于是抱上大腿,成了格律诗公司的股东。
但他是个只愿得利,不愿担风险的人。或者说,以他的认知,根本就看不到长期利益,因此,在格律诗摊上大公司的官司时,就赶紧撤资走人了。
后来,因为还想空手套取更利益时而发现自己被骗,最终自杀而亡。
作为小店老板,他有钱,开豪车,而且还能攀上丁元英这样的大佬,说明其认知和运气都高于一般人。
但他却不能更进一步,因为被其认知和思维所限制,无法达到更高的层面,也就无法做到见过世面。
首先,他无法突破人性的桎梏,逃不开短期利益的诱惑,也戒不掉贪念。
其次,他不了解人与人社交的本质,才会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只想保全自己。
最后,贫穷限制了他的想象力,看不到未来的前景。
如果刘冰要打破身上的限制,就需要自身有觉悟,达到开悟的状态。他才能做到欧阳雪那样,懂得通过利益捆绑将人拉到自己的阵营,共谋未来。
人不是不可以改变命运,但需要掌握正确的认知和方法,才能逆天改命。
一个朋友早前和我说自己想出国留学,因为其身边认识的几个出去镀一层金回来后,薪资都不错。
问题是其家庭很勉强才能负担起留学的所有费用。我回考虑清楚,是否必需。
因为出去镀金,对有些人的家庭来说,就是孩子开心或者能出去看看就行;但对有些人的家庭来说,却需要计算投资回报率的。
同一条路,不同的人走,得到的结果不同。因此,见世面,对不同的人,其见世面的方式也不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正如《天道》中的芮小丹所说的:“只有我自己觉到的、悟到的,才是我自己的;不是我觉到的、悟到的,就不是我自己的,哪怕就是别人给我,我也拿不到。”
故见世面,不论是看书,行路,阅人还是名师指路,重要的是通过自己所看到的,理解事物运行的底层逻辑,深刻理解人性的本质和规律。如此,才是真的见过世面。
所以要见世面,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观察和理解底层逻辑,去理解人性的本质和规律。看懂后,很多时候,遇事时,你自然懂得如何处理。
就像网友常调侃的内容: 原则上不允许的时候,就是可以。原则上可以的时候,就是不行。
如果一个人不懂中国人的人情世故,一听到原则上可以或者不可以,他就会真的听话照做。
但真正能听懂画外音的人,就会不动声色地顺着对方的意思有所作为了。
故那些见过世面的人,能通过事情的表象,直击本质,他们懂得如何实现自己的目的。
因此,不必追求出去住五星级酒店,出行做商务或者头等舱,去国外游玩,因为认知不到的人根本就不会有太深的体会和能力的提升。
所以,如何从事中,从经历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我们也就能在这变化环境中生存下来。届时,自己所见过的世面,会是自己向上攀升的最好助力。
杨绛先生曾说:“所谓见过世面,不是去某个高级餐厅吃个饭,也不是去世界各地旅行了一圈,而是当人性在你面前徐徐展开的时候,你的那份宁静坦然。”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达到这个境界,不论遇到怎样的人性,我们都能宁静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