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8日是我加入假期兴成学习计划的第二个课时学习日,学习了南方科技大第二实验学校的唐小勇教授讲述的关于《技术支持的学习变革》一课。说实话我对于信息进技术进入课堂,一直理解为就是简单的运用一下PPT进行辅教学,这就是技术支持的课堂。通过此次学习,在唐晓勇教授精彩讲解中让我意识到,以前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有多么狭隘,让我重新思考起教育。唐教授说:“有技术支持的课堂教育,才是有生命的教育形式。因为技术是有生命的,技术是生命的延伸,它不是独立于生命之外的东西。
首先,运用技术引领学习没有影响教学,效率反而变高了。
唐晓勇教授运用他多年收集到的大量国内国际教学实例,充分论证了这一结论。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的记忆知识,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在新的形势下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正确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学的要求。例如,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作课件,用于优化教学效果和节奏,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其次,技术应用于教学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唐教授说,数字时代的学习者应具有个性、自由,正直、创新,协作,速度,监督,娱乐八个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培养就需要有新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参与。而技术参与到教学当中来,改变了以往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新时代人才的培养。唐教授给我们播放的深圳一年级一个小男生一边应用新技术操作展示自自己的作业,一边侃侃而谈的画面,我深受触动——未来人才创造力的培养和教育的未来发陆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总之,通过此次学习对我触动很大。以前我是一个技术怀疑论者,源于我在学校使用技术的障碍,通过学习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和教学当中,我要不断的学习和完善自己,让信息技术在自己的课堂当中能够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最后用唐教授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知行合一,行胜于言,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