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山若夫
与简书邂逅,是在一个美丽的秋日,自此爱不释手;与散文相逢,也是在十五年前的秋日,从此乐此不疲。
少时的我,并不如今天这般健谈,有时心中纵有千言,到嘴边却只剩一语。直到遇见散文,才发现它竟有神奇的魔力,能将心中千丝情愫,化成笔下万缕柔情。
这些年,散文于我,更像是灵魂的伴侣,带给我太多的感动和美好。因为散文,得过奖、赚过钱、还在机缘巧合下出了一本书。
与散文相伴这些年,虽未有佳绩,却也自觉不负于心,今天,终于可以静下心来聊聊散文写作那些事儿。
1.选材
散文之散,在于题材广泛,故写作前选材成了一件难事。
有时,常常有这样的感受,柴米油盐事,家长里短情,似乎司空见惯,却不知从何下笔,即便有强烈的写作冲动,最后也只是内心翻涌几下便平息了。
其实,写作更像是一场烹饪,首先要学会备菜。
如果装得专业一点,文学理论中说:“文学以活动方式而存在,是整个人类活动中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下同。)
文学写作来源于生活,备菜中,生活所历都成了素材。
有人说,身体和心灵,一定有一个要在路上。限于学识和阅历,我时常怀着一颗敏感的心踏上陌生的旅途,去感受生活的馈赠。
一路走来,路边捡废品的老人,流浪在城市的阿婆,亦或是慈爱的祖父祖母都成了菜品的原料。
如果俗务缠身,无法远行时,聊天或者阅读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爱老人,更爱他们的故事,听他们讲起红尘往事,几十年的岁月,浓缩在短短几个小时里,那些老而难忘的故事,一如深藏在湖底的石头,再次从心湖中捞起时,必定会掀起阵阵涟漪。
一个人时,读书是最好的选择。翻开带有油墨清香的书页,世界一下安静起来。暗夜涌来,一灯如豆,浮躁远走,清风入怀,读着读着便会思如泉涌,然后拿起笔写下心中所感。
那些经典的散文集里,常常会触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沈从文、巴金、刘白羽、梁实秋、梁晓声、毕淑敏、张晓风的文章都是我所爱,那些穿越时空的对话常常在字里行间生发。
如果想要更加深入文学的内蕴,看看理论方面的文章和书籍也未尝不可。写作遇到困惑时,我依然喜欢从刘勰的《文心雕龙》、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以及文学理论教材里去寻找灵感,不断反思,再次出发。
2.构思
材料初具,便要开始构思烹饪何种菜品。既然是菜,总少不了食客,读者便是最好的“食客”。
写文章需有读者意识。童庆炳先生在《文学理论教程》谈到:“只有经过读者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价值。”
少时在家,哪怕仅仅写了一小段,我依旧会请父亲看看,他的文化不高,但那番关于写作的理论却影响我至今。
记得有一年,我写了一个医生的故事拿给他看,父亲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他说:“要写就要写人看得懂的文章。”是啊,如果写来别人都读不懂,又怎么会产生交流呢?
写作前,我一般会列好提纲,搭建文章的筋骨,再填满血肉。如此,写文不会忽然卡壳,更不会不知所云。
每个人命途不同,经历迥异,所构思的“佳肴”自然有别。我从乡土中来,对于乡村有一种深情的眷念,农村中那些平凡的人、微小之事,都变成了我的“家常小炒”,呈于世人。
在一个又一个寂寞的夜里,我拉上窗帘,将城市的繁华隔在窗外,耕织在乡野的沃土里,去寻找我生命的根。
3.情感
散文虽题材广泛,结构灵活,但千百年来,却一直以情动人。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朱自清的《背影》,梁晓声的《兄长》等等,历经了时光的淘洗,那亘古不变的真情依旧重重地叩开我们的心门。
写文过程中,我一直坚持“情至深处则为文”的原则。
刚上大学时,我曾写过一篇关于高考的文章。一个偶然的冬日里,当我在办公室里看到那个读我文章泪流满面的女孩时,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我们相似的命途在那一刻,通过一篇文章联结了起来。
在简书写文的日子里,也有许多动人的瞬间让我久久无法忘怀。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写祖母和大学老师的文章,后台来信颇多,有一个读者,说她在上班的公交车上看到我的小文,泪流不止,那份来自祖母的深情隔着时空却同时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还有一对夫妇,他们看到我写老师和师娘的爱情,相似的人生经历让二人激动不已,执意送上了我在简书里收获到的最大数额的赏金。更让我惊喜的是,拙作有幸在今年情人节时被支付宝选为推广文章,成为我目前阅读量最多的一篇。
一次次的写作,让我不断找回了文字的力量,后来的旅途中,“情至深处则为文”一直伴随着我的写作,写进了我最大的真诚。
《文心雕龙·风骨》篇说:“文以气为主,气质清浊有体,不可强而致。”(龙必锟:《文心雕龙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下同。)
文由心生,要动真情,更需我们俯下身来去亲吻生活、感知生活。
4.文辞
《文心雕龙·声律》篇中谈到:“故言语者,文章神明枢机,吐纳律者,唇吻而已。” 写作中,除了情感的酝酿,我也尽己所能对文字进行锤炼。
平日里,我尤爱看古人的文章,古人写文章注重韵律,骈散结合,读来郎朗上口,过而难忘。
今天,我们虽已很难达到古人的水平,但仍然可以可从古人的文章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以及博大精深的国学。
在散文中,我喜用对仗的短句,比如那篇《1950年代的爱情》中,用到这种写作方法对语言的锤炼有了很大帮助,反响效果较好。
再谈谈文章的“真”,散文的写作更多因为真而美。但生活中许许多多可以写的“真”未必是“善”和“美”的。这时,我们就需要追求一种“艺术的真实”。
童庆炳先生认为:“作家就必然会从自己的认识和感性出发,对生活的真实进行选择、发掘、提炼、补充、集中、概括,通过想象和虚构进行重组。”
例如,我在《鬼姑》一文中,就对生活的材料进行了重组和加工。
写作的灵感本来源于我曾住过的小区里一些因征地拆迁而发生的人间悲剧。写作时,我结合了乡间听得的异事,再糅进自身的情感,力争能通过这样的表达去唤醒人们心中的善与美。
5.孤独与坚持
写作从来都是孤独的,在快节奏、到处充斥着诱惑的世界里,时间总是被割裂成一个又一个碎片,俗务缠身,很难找到一个借口静下心来开始写作,稍不留神便被滚滚红尘裹挟着向前了。
或许会在多年后的某一瞬间,回头望望来时的路时,才发现,噢,原来我还有一个关于写作的梦。故而,当踏上这条路时,便注定了我们的孤独。
孤独的写作中常常会有一种使命感向我袭来,内心并不想只是将文字简单地输出,更想用手中的笔去记住这个时代,不想等到孩子回望我们这个时代,只有散落一地的鸡汤。
所以,未必出发都是美好,在简书写文的日子里,我也遇到拒绝和质疑,但不忘初心,努力前行,不管路上是荆棘或是坎坷,唯有坚持方能致远。
6.二次创作
写作灵感来时,我们常常一气呵成,倚马千言。但若过了几日后,再回头看看旧文,常常想要付之一炬。
我写第一本书时,几十篇文章足足花了六年,很多都是写完放上一月,回头再来看时,如无价值则丢在一旁;若有点味道,则删删改改,尽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奈何在自媒体写作中,要做到这点似乎难上加难。我们需要不断发文来追求曝光率,这样才不会淹没在文海之中。只因在这功利的时代,毕竟大多数人无法以此为业,求得温饱。
而爱写作,只想用一支拙笔记下走过的路,见过的景,交过的友,爱过的人。多年后,再忆起匆匆前行的人生路上所经历的种种时,能真切地感知时间走过的痕迹。
故而我在写散文时不去追求日更,只能对那些大神们报以敬意和掌声,亦或是自己对文字的执念和对生活的情深吧。我深知,写作不是每一天、每一刻都灵感如泉,生活在一个带着浮躁的时代里,总害怕走得太快而忘记为什么而出发。
也许,未来的路依旧会充满坎坷和波折,但我仍旧愿意相信,这些和文字拥抱的日子,终究会成为人生中最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转载请记得联系作者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