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伍的战士中,很多都是抱着考军校的想法当兵的,其中不凡还有一些高考成绩不错的考生,有的或者这样那样的原因,在上了大学之后,才又考虑来当兵,其中还包括曾经是一些985、211大学的在校生。
对于大学在校生入伍,在这些年来以这种方式入伍的有不少,如果不考虑退伍后复学,或者有其他考虑的一些情况,其中就有一些人,铁了心准备考军校,这些人将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士兵一起,同时参加军校考试。
按理说,这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士兵,在参加军校考试的时候,一般会占有非常大的优势,因为士兵参加军校考试,题型相对高考的时候,一般都要简单得多,考试范围也不是很广泛,加上竞争力一般也没有高考的时候大,而且考试的人数相对还不是很多,因此大部分都能考上军校。
不过当过兵的人都清楚,在部队考军校,虽然题型相对高考的时候要简单很多,但是每年从部队考上军校的人数,实际上非常的少,一般在一个团级单位,每年也就3、5个人左右,在考生成绩普遍偏好的一些单位,考上军校的人数,或者相对会更多一些,即便这样,在一个团级单位每年能够考上10个以上的,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在这些考上军校的战士中,有的人原来的高考成绩并不咋的,但是却能够在军校考试的过程中,一路过关暂将,最终考上了军校,笑到了最后。而原来一些高考成绩听说不错的士兵,有的却不一定能够考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我们说,任何一件事的成功,往往需要多种有利因素的汇集,以及不利因素的克服,只有当这些有利因素一个个都具备了,才可能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成功。士兵考军校也是一样,不能主观认为原来的成绩非常好,一定就能考上军校,这还要受很多条件的制约,这里简单举例几个:
一是所在单位的训练强度
部队是一个执行特殊任务的群体,每一名士兵的选择,一般都不受个人支配,只有在训练或工作之余,才有个人支配的时间,而对于一些训练任务重、强度大的单位,士兵想要考上军校,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一些过来人都知道,有时候在训练或执行任务之后,人已经感到非常疲惫,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一坐下来就恨不得打瞌睡,一翻开书本或者就有另外的任务,加上本来在服役期间,准备考军校的时间就比较短。因此,一些士兵在这样的情况下,或者就失去了考上军校的机会。
二是是否把握住了报考军校的机会
这些年来,部队士兵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想要报考军校的人数,也是逐渐增多。因此,在报考军校的人选问题上,单位也要进行好中选优,一般都会将平时训练积极、工作突出的士兵,作为推荐报考军校的首要人选,主动为他们提供报考军校的机会,在这个时候,一般就不分原来的高考成绩是好是差了,也就是我们说的推荐报考,每年都有名额限制。
一方面有推荐名额,另一方面对义务兵来说,又只有1次机会,也就是在第二年才能够报考,如果这唯一的机会没有把握住,那么只能等到转为士官以后再参加考试,然而有的士兵,原来的高考成绩虽然比较好,但是由于在义务兵这一阶段没有把握住,又没能转为士官退伍了,所以军校也就这样与自己失之交臂了。
三是所在单位竞争力的大小
这里的单位主要指大单位,我们以军兵种和战区来划分。一般来说,每所军校都有相对应的军兵种,如果跨军兵种院校报考,录取分数或者说竞争力,相对就要大一些,而每一所军校在每一个战区,也都会有相对的录取名额,一般也都不会很多,甚至一些专业只有1个或几个。
因此对于每一名军校考生,专业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自认为学习成绩比较好,就选择报考一些热门专业,或者选择自认为非常好的军校,而往往在这些热门专业或热门院校,或者录取名额比较少的专业,往往竞争力都比较大,在这个时候,好高骛远就不一定是好事,本来考军校的机会就很难得,如果这1次或2次都没有把握住,哪怕成绩再好,也都没有用了。
总而言之,在部队考军校,依然处处面临这各种机遇和挑战,工作不仅要积极,学习还不能耽误,还需要随时把握住各种机会,在保证学习成绩好的前提下,在体检、档案、获取名额、志愿填报等方面,一样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考上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