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刚刚吃完饭,外面正晒着衣服,太阳毒辣辣的。才三五分钟的时间,乌云遮天,大风就起来了,没一会儿大雨倾盆,呜啦啦好不热闹。近来台风的天气,晴一阵子雨一阵子,今天这场雨来得格外的突然格外猛烈,家旁边的小道旁边那么高的水杉树都被吹断了好些小枝。外婆跟老妈都指着说雨真是太大了。
看着这天气,不由得想起了几年前的台风“维森特”,那时候我还在船上上着班,船跑到崖门水道抛锚避风。快到半夜的时候台风过境,我在的那条船吨位不大,虽然提前抛好了双锚,临到午夜之时风雨起来了,越来越大,那一片水域避风的船舶好几条都走锚了,我们船也不例外。紧急备车,起锚都是个艰难的过程,大雨都是横着飞的,去起锚的驾驶员虽然带着大的照明电灯,但是即使照着想看清锚链的节数都得一把一把地抹去脸上的雨,抹一下看一眼,然后立马又被雨水糊住视线。就这样好不容易起好了锚,因为风力过大,船只能用最大马力调整方向对着风来的方向一直顶着,就这样才能保持不进不退,勉强保持着船位。当时全船基本没几个睡得着的,都在生活区的屋子里透过舷窗看着外面的情况。当时甲板上绑扎固定的几个空油桶被大风吹断了固定的绳子,随着船在江面上颠簸在甲板上滚来滚去。熬了整个下半夜,到早晨六七点天快亮的时候终于风力小了些,大家才纷纷一个个去休息。天亮后再查看整个船况,船尾的雨棚被风刮飞了,缆绳之类的好些东西乱得一团糟。本来没有太在意,后来才知道原来当时我们的位置距离台风中心最近的时候就只有十几公里,最大风力达到了十三级。
什么事啊,就怕后来想,后怕后怕,后来想想越想越怕。不过人生嘛,经历过一次这种刺激的场面,也算一种不错的人生际遇。讲真的,如今这个地球上生活的人类,对各种科技文明的成果都有着越来越多的依赖,其实人在自然的力量面前真的还是太脆弱,太渺小了。上到上古寓言,下到近代记录,什么时候人类真的就战胜自然了?我们生活在自然里,只有选择更好的与自然共处,才是长久可持续性的战略,珍惜自己,也珍惜我们生活的这个大自然吧。
又扯了不少,开始正文吧。请偶尔看我写的东西的看客们谅解,我写东西就像郭德纲说书,闲白儿比较多,这里不是升学考试写作文,有时候会多些,有时候会少些,乐意看的看官路过瞟一眼也是多谢,大家都图一个乐,开心就好,其余随缘。
上回说到了我外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那还是在战争年代。在那之后,全国解放了,老百姓翻身做了主人,正式进入了新中国时期。那个时间段里,新中国刚刚成立,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民生凋敝,百废待举,国家经济更是满目疮痍,那时代的中国真的是很穷。国家尚且如此,又何谈普通老百姓呢,可想而知生活是多么的不易。
大家对“人民公社”这个词儿应该不陌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乡里的供销社长什么样子,家里是不是还收着一些“布票”、“粮票”、“油票”之类的。我小的时候是见过粮票的,虽然不记得那时候是不是有用了;乡里的供销社也是在我记事之后的某一年才改成了商场。还记得那时候的人民币十块钱还叫大团结,一分的黄颜色的纸币我们那里叫做“黄蛤蟆”,大额的纸币普通人家几乎看不到。还记得当时看到的一段西方记者对周总理的采访:
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总理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 1元、5角、2角、 1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由此可见,那时节国家的经济和老百姓的物质生活都是挺困难的。到了人民公社的时期,外婆已经经过家里亲戚介绍跟外公结了婚,陆续生下了我大姨、二姨、我妈和我舅舅四个娃娃。在那个挣工分的时代,家里就我外公一个劳动力,起早带晚地给乡里挑河,拼了命地干,每天下了工回来只能带回来一饭盒的饭,家里那么多口人根本就不够吃。那时候舅舅还小,还得外婆喂,白天的时候外婆自己也得下地去干活,到了晚上把外公带回来的饭和着水再煮一遍,煮得稀稀的一锅粥,就着咸菜和地里的山芋之类的,一家人整整一天的口粮就这样了。到了夏天,天气炎热,煮的粥放不了多久,那时节的农村老百姓大部分都不知道有冰箱这东西,更别提谁家有,所以一到夏天粥就很容易馊掉。为了保存煮的粥几乎家家想办法,那时候基本几家人就共有一口井,之后就用绳子吊着大竹篮子,把粥盛在大瓦罐子里放到篮子中再慢慢放到井里去,井水温度低,这样粥的保存时间也会长些,晚上家里男人回来的时候就可以喝到凉凉的粥了。
说到电呢,在那时候虽然村里都开始通电了,但大部分人家家里就只在每个屋子里装上一个灯泡,就这样家家到了晚上还基本都舍不得用电,都点着我们叫做“洋油灯”的煤油灯,哄着孩子早早地睡觉。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我的外婆和外公吃了无数的苦头,带着四个孩子在这艰苦的年代里苦苦地向前过着生活。
我们现在生活在新社会,现在的孩子们大部分都无法想象那种岁月,但那段岁月熬过来的老人们,真的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