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归期|9.碑林存雅体,桂海证雅音(3)

三、灵根偏与石相宜

遍布桂林小巧的石灰岩峰岭,多壁立高崖多溶洞,山体稍加打磨便可以提笔挥毫,勒石篆刻,于是诗文墨迹都与山水同在,与日月共存。赵思深知喀斯特地貌的这一点优势,因为他曾经代替无法到任的朱希颜,履行广南西路转运判官兼经略安抚使、知静江府的职责,驻守桂林三年有余。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二月,朱希颜抵达桂林就任,这是他第二次为官桂林。朱希颜,安徽休宁人,进士出身,在广西任内 “讲究盐策,上便宜事数千言,革客钞科抑之患,”又加固桂林城坊,整治兴安灵渠,“广右民赖以安”,颇有政声。此公为人也豪爽厚道,否则赵思怎么敢将时人“宝为神物”的那件石曼卿题名摹本托付给他?

“朱希颜,这名字怎么这么熟呢?”同来的人纳罕。

啊,自1952年安徽休宁考古发现朱氏夫妇合葬墓,出土随葬金银器物三十余件以来,这个名字在全国的曝光率很高。不过老桂林人对这个名字的熟悉,并不仰赖那些价值连城的玉带金盘玛瑙杯,只因为“朱希颜”三个字太常见,桂林市内各处山崖洞壁留下他的摩崖石刻有十六件之多。

芙蓉巷口,我家小木楼的北窗,正对着叠彩山的明月峰顶。我们从小在层层横断的山岩上爬来爬去,摘野果挖竹笋捡雷公菌,只把这座山叫做“风洞山”。山腹那个四季生风的岩洞南北对穿,前后开敞如厅,中间仅能过人,岩壁上就刻有朱希颜的《携家访叠彩岩题诗·并序》: “不到越亭久,榴花今几红。江流寒泻玉,山色翠浮空。百越薰风里,三湘夕照中。行藏仗忠信,六合本同风。”

朱希颜重返桂林之后的那个五月底,榴花初照眼,他携家人登临叠彩山。“下临江流,清风时至”,阔别两年多的江流山色宛然如昨,而他已成为广西最高行政长官。于是颈联从眼前实景转到想象中横百越、跨三湘的薰风夕照,那是他治下的辽阔地域,更是他要为之谋福祉的百万生民。诗情顺势而下,归结出慷慨而厚重的尾联:“行藏仗忠信,六合本同风。”

“忠信”,是朱希颜的立身之本,为官之本。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中秋,朱希颜第一次为官桂林期间,才会挑选了他的老前辈,北宋仁宗朝名臣梅挚的《五瘴说》,摘要删减,书刻在龙隐岩口醒目之处,成为他在桂林留下的最早一件摩崖石刻。梅挚曾官至龙图阁学士,因而朱希颜将这件石刻题名为“龙图梅公瘴说”,通篇隶书,结构匀称,章法整齐,笔势周正端庄。宋代书法,以行书为主流,朱希颜选用隶书,请一位名叫石俯的布衣书家来表现,只为让书刻与内容相得益彰,其用心委实良苦:

 “仕有五瘴:急征暴敛,剥下奉上,此租赋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此刑狱之瘴也;昏晨醉宴,弛废王事,此饮食之瘴也;侵牟民利,以实私储,此货财之瘴也;盛拣姬妾,以娱声色,此帏薄之瘴也。有一于此,民怨神怒,安者必病,病者必殒,虽在毂下亦不可免,何但远方而已!仕者或不自知,乃归咎于土瘴,不亦谬乎!”

梅挚的《五瘴说》作于他谪知昭州(今广西昭平县)期间,原文字词与朱希颜刻本略有出入,但文意完全相同。梅挚平生“清慎好学”(欧阳修语),才智敏捷,秉性光明磊落,为官“执事骨鲠”(苏轼语),嫉恶如仇,是北宋深得人心的政治家。自然界的所谓“瘴气”,指南方湿热的原始山林中,因积骨腐叶经年堆积而产生的毒气。古代的岭南一带,地僻人稀,经济落后,长期被朝廷作为贬谪官员的流放地。中原人到此不服水土,常碰上“蒸郁为疠”的岚烟氛雾而病倒,甚至死亡。传说中的岭外毒瘴,又以广西昭州为甚,乃至于昭州被“士大夫指为大法场,言杀人之多也。”但在梅挚看来,对一方百姓而言,自然界的瘴气诚然可怕,地方官贪赃枉法,横征暴敛,腐化堕落的“五瘴”危害更甚。

从《五瘴说》成文,到朱希颜题刻,其间经过了150多年。宋朝的半壁江山已落入金人之手,而国家机构持续膨胀,统治阶层的腐败有增无减,各种社会危机一日重似一日。国力衰颓,民不聊生,偏安一隅的赵家皇室却还要往死里折腾。

南宋绍熙朝的皇帝宋光宗,体弱多病不能理政,又是出了名的惧内,任由皇后李凤娘在朝堂上一手遮天。这个李凤娘,中国历史上顶级悍妇、妒妇兼毒妇,其邪恶远胜于此前的吕雉和武媚娘,或者此后的叶赫那拉氏。她既无治国之才,更无安邦的兴趣,只知道独霸后宫,一方面纵容娘家人升官敛财,另一方面伙同宦官千方百计离间光宗和太上皇孝宗的父子关系。绍熙五年六月,朱希颜携眷登叠彩岩题诗之后没几天,太上皇宋孝宗病逝。光宗受李凤娘挑拨,拒绝主持丧礼。朝野内外一片哗然,喧嚣数年的“过宫风波”终于酿成宫廷政变。赵汝愚、韩侂胄等人在太皇太后吴氏的支持下拥立宋宁宗,光宗被尊为太上皇,却对所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情……

这一塌糊涂,怎一个“乱”字了得!而长江之北,金人铁骑时时刻刻虎视眈眈,公忠体国的一批正直大臣如朱希颜者,怎能不忧心忡忡?!他的跋語接续梅公的满怀忧虑与愤懑,怒斥醉生梦死的官场:为官者一旦染上梅公所说这“五瘴”,必遭人神共愤,“虽畿甸之内,死所不免”;若能远离“五瘴”,为民谋福,也不用恐惧被什么恶疾害了性命,“则命不系于天,系乎人也。”朱希颜紧接着现身说法,强调自己身在人们望而却步的所谓“瘴疠之乡”多年,毫发无损,只因身上没有上述五种人为“官瘴”,归结成一句犀利的追问:“然则岭土能瘴人耶?亦人自为瘴耶?”

到底是岭外的水土瘴了人,还是人自为瘴?!这犀利的一问直捣官场贪腐之风,真有金石之声,余音数百年不绝。清光绪年间,梅挚的同乡,成都新繁人吕子丹派人专程到桂林拓印《龙图梅公瘴说》,并将拓片送给了龙藏寺当时的住持方丈,晚清著名诗僧雪堂大师。雪堂方丈认为梅挚其人其文令人钦仰,“至朱、石二公之跋与书,允称双绝,”便命人将《龙图梅公瘴说》复刻于龙藏寺碑林,并亲自撰写跋语,述及这件石刻返回梅挚故里的原委。后来,新繁知县段莹又再复刻于当地东湖李德裕石碑像的背面,并作诗以记其事。

从桂林到成都,从桂海碑林到龙藏寺碑林,这一件石刻的内容广为世人传颂,被奉为“官家药石”。梅挚的刚直,朱希颜的忠信,他们关心民瘼,努力革除地方弊政的作为,堪为后世垂范。“然则岭土能瘴人耶?亦人自为瘴耶?”数百年日升月落,岩壁之上的题刻栉风沐雨,宽博方正依然,而种种“官瘴”兀自在人间滋生繁衍难灭。今日读来,犹能切中时弊,警策人心。

桂海碑林中,不乏珍品、孤品,还有不少从未被收录过的佚文,都是在中华文学、史学、书法艺术的宝贵遗存。摩崖品题,绝大多数即作、即书、即刻,不折不扣的最原始版本,其可靠性毋庸置疑。仅就文献价值而言,已是传抄中屡见讹误的纸本文献所不能匹敌。唐代韩云卿的《平蛮颂》、《舜庙碑》,宋代蔡京的《元祐党籍碑》,洪迈的《高州石屏记》 、米芾、 程节《酬答诗》……等等,单是北宋李邦彦所题“龙隐岩”三个榜书大字,已足以勾连从北宋末年一直到元末的历史风烟。

 “‘游山如读史’啊!在这里面转一圈,还是很震撼的,”同来的人感慨。“以前对‘桂林文化城’的认识,只停留在抗战时期,没想到可以追溯到那么久远。”

可不是!“暮归惭愧山头月,照我骎骎两鬓霜。”踏着朱希颜留在桂林的这最后一件石刻,《泛舟过龙隐洞小酌题诗并序》的平仄余韵,我们也穿过了龙隐洞腹。

眼前骤然一亮,视线沿小东江展开去——群峰倒影,玉碧罗青,我记忆里不可更动的故园风景这样熟悉。而我,要到离家去国数十年之后再回来,才懂得桂林山水之“甲天下”,并不仅仅因为江似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自然秀丽,更因为岩壁上的笔意书情,吉光片羽,聚合成了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明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185评论 6 50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652评论 3 3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52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339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387评论 6 39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87评论 1 30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30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85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420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617评论 3 33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79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77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88评论 3 3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1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57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876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700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