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傍晚,在校门口,接上了闺女,准备上电动车时。
姑娘:爸爸,芍药居那是不是有家稻香村啊。我:是啊,你想买什么吃得吗?
姑娘:我能去看看吗?
我:当然可以了。
我心里嘀咕,这是咋回事呢,我都多少年没买过稻香村的糕点了,孩子怎么一出校门就突然提到稻香村呢,估计是听同学说稻香村的哪种糕点好吃吧,去看看吧。
于是,在回家的中途,拐了个弯就去了不远的稻香村店。
进了稻香春,我和姑娘看了一圈,然后就选了一些糕点,有麻团、驴打滚、紫苏黑米蛋糕,也买了我从小喜欢吃的江米条(我老家南方叫油枣,估计是像用油炸过了的枣的外形和颜色)等。
姑娘:这就是江米条啊,以前我好像吃过。
我:是啊,我喜欢吃这个,好多年前买过,你肯定也吃过,后来吃上火了,我就再也没买过了。
我(依然好奇):你咋突然想到稻香村了呢。
姑娘:今天不是有课后延时课吗?上了一堂漫游文学课,授课老师说到了二十四节气,其实以前语文课讲过的,老师说稻香村每到一个节气,就会推出一款节气食品,如立春咬春卷、立夏陈皮饼、立秋酱肘、立冬佛手卷、惊蛰盘龙糕、清明青团。马上就要到节气惊蛰了,叫我们有空可以去稻香春看看,芍药居就有一家,通过食品感受一下这个节气。
我:哦,这样啊。那你还记得是哪二十四个节气吗?
姑娘: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我:真好,我都记不住。是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特有的原创文化,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每个月两个节气,是我们的上古祖先经过长期对天体运行和气候观察总结出来的,用于指导农田耕作,现在的老家农村还用着呢。你看这次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都用到了二十四节气,因为它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说着说着到家了。可是,文学课、二十四节气、食品、冬奥会,这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反过来,让你通过联想,说说这四者之间的关系,你能写出什么样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