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海水,寂静的海湾, 在岸的两边房子与房子之间挥手可见, 偶尔会有快艇驶过岸边,你能想象到在200年前, 岸的两边都是船上人家, 如同海上的威尼斯, 当地印第安人是在海边搭建的茅屋里依水而居 ,每日炊烟袅袅。
这是小镇里的海湾,小镇印第安人取的名字叫“哇” ,这是它的发音,至于印第安人在文字上怎么写就不知晓了,” 哇 “ 在我的脑海里就是发自内心地由衷的赞叹,看来海湾的美景尽在这”哇“字之中体现!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 生,这是(春江花月夜)里的诗句,用来形容风景如画的大西洋海湾的春天恰如其分,世世代代印第安人居住在海湾,享受着海风的吹拂挑战着海的波涛汹涌,而丰富的海资源养育了他们的子孙。
200年后的今天,我就居住在这海湾的岸边, 海岸与房子之间连接的大地,成为了我们和孩子及三只狗儿子们任性嬉戏玩耍之地,老公指着大地和海湾对我说: " 很久很久以前,我的奶奶跟我说,这里是印第安人居住的海湾 " ,海水依旧明月当空,只是不见了旧人的面孔,消失了海上的炊烟,如今一座座小房子依海而立,夜晚海湾灯火阑珊。时光荏苒海水把一切都冲刷的干干净净, 要想再现当年的情景,唯有等待海市蜃楼的出现。
为了证实自己说法的正确,回到屋子里老公拿出了一张老照片,是一群孩子与老人的合影: " 我的奶奶就是印第安人 " ,我端详着照片,眼睛发直的盯着老人的脸,好像有那么一点点意思,但我怎么在我老公的脸上根本看不出半点印第安人的遗传 ,那就是一张白鬼子的脸。
不用看脸了,他的奶奶肯定对于印第安祖先有着深深的留恋?要不然怎么会带他到海边,讲起印第安人的故事呢?准确的说他奶奶是印第安人的后裔,不管她血管里流有多少二分之一还是十分之一印第安人的血液,那都是印第安人的后裔,是印第安人祖先留下来的这片土地,养育着居住在这里的族裔。
现在小镇“ 哇 ” 的名字早就不存在了,代替它的是希腊语中,一个女人的名字,这应该是来到这里的白人起的名字,什么意思无从知晓。
那么大西洋呢?它养育了这里的祖祖辈辈,而随着人们越来越贪婪和越来越先进的捕捞船只,把这具有丰富海资源的大西洋由肥海变成了现在的瘦海,。
如今政府不得不封海限时捕捞, 龙虾一年只允许打捞6周, 鳕蟹允许打捞2个月, 帝王蟹禁止打捞,而海虾被打捞上来的也越来越小几乎灭绝,政府也禁止打捞两年。
老公常跟我说印第安人是中国人,我看了不少印第安人的画像,也见过印第安人的面孔,他们那强壮的身躯,脸上立体感的轮廓倒像是蒙古族人,脑海里出现了一代枭雄成吉思汗,他把疆土扩展到了欧洲。
那么成吉思汗的后裔怎么来到了北美呢?可能是因为地壳运动,如地震火山引起了板块的迁移,他的后代就迁移到了北美这块土地,并且在此生根发芽繁衍后代,我此时不由的脑洞大开,仿佛前后看到了五百年。
为了更了解这块土地,老公又开车十多分钟领我去了当年法国人登陆的海岸,去的那天天气很好,海岸风平浪静,宽阔的海域静静的海水好像告诉我这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我在这里驻足,感受只看见岸边留有一些被海水冲刷过满目疮痍的木头,心里不觉有些酸酸的, 不知道那根神经被刺痛。
我住的海湾里已经看不见一个印第安人了,就连一个印第安人的面孔也没有,这里也没有其它族裔,都是白人的脸谱,只是现在新增了我和孩子这两张中国脸, 前一段在温哥华看新闻,据说在加拿大几乎没有了纯种的印第安人, 至今为止每年印第安女子被杀害案件也是不断被报道,这是种族的猎杀,而绝非一般的刑事案件。
上个月火车事件,就是印第安人不允许火车通过他们的保留地, 出面谈判的首领中就有白人的面孔,这种混血已经变种, 再过多少年还有印第安人的面孔了吗?天晓得。
我每次跑到海边,都仿佛看到袅袅升起的炊烟,在雾蒙蒙的海上,隐隐约约好像有小船在雾中像我站的岸边驶来, 我感觉自己是在梦幻中又好像穿越到了过去。
如果印第安人的种族延续到今天,海湾房子居住的将是不同的面孔,世界本来就是多彩多姿,为什么非得是统一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