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接种的藻类必须是荒漠藻吗?
是的。只有分离自荒漠生物土壤结皮的藻种,才可以用来工程化培养并接种到流沙表面,形成生物结皮。而且,并不是所有分离纯化于荒漠生物土壤结皮的藻类均适用。只有那些早期可以在流沙表面拓殖的、具有较强抗逆特性的藻种才可以用来规模化培养并接种。
这些藻种都是丝状蓝藻。它们具有较强的适应极端温度、抗干旱、抗强光(或紫外线)辐射的能力。
有人听说接种的是蓝藻,兴奋地提议道:“太湖里那么多蓝藻,收去治理荒漠化多好啊!既治理了水体富营养化,又治理了荒漠化。”这就闹笑话了,湖泊里的水华蓝藻是浮游植物,不能形成生物土壤结皮。
在流沙上接种荒漠藻形成生物土壤结皮需要什么支撑条件?
在接种荒漠藻后,沙粒最好不能有太强的流动性,否则藻种会被刮走或被掩埋,对在短期内形成生物土壤结皮不利。
那怎么办呢?方法是与物理方格、植树种草相结合。
由生物材料或非生物材料扎成的方格,可以减少沙粒的流动性,形成稳定的流沙表面,为荒漠藻定植、生长和繁殖创造条件。
由耐干旱的草种、灌丛形成的植被,同样可以起到对沙粒流动的阻碍作用,从而为荒漠藻定植、生长和繁殖创造条件。
因此,这一治理荒漠化的技术被称为“藻草灌(乔)综合治理荒漠化技术”。
有人可能会说了,既然可以形成植被,为什么还要接种荒漠藻?这一问题可以参看我上文所述,即仅有植被,并不一定可以完全固定流沙。
荒漠藻接种后不管不问,就可以形成生物土壤结皮了吗?
不行!接种后,需要定期洒水,使其保持活性状态,并逐渐生长。为减少用水量,可在雨季进行荒漠藻接种。也可以在降雪期间进行接种。
也许有人会说:“还要浇水啊!荒漠藻不是很耐干旱吗?”
是的,虽然荒漠藻很耐干旱,可没有水分它们就处在休眠状态,不生长怎么能够形成生物土壤结皮,从而在短期内固定流沙呢?
而且,它们需要的水分,相对于植树来说,简直不值得一提。更重要的是,一旦形成生物土壤结皮后,就不需要浇水了。
还有,虽然生物土壤结皮不怕极端温度、干旱、强光、大风,但它最怕的是践踏。动物,尤其是放牧时的人、牛、羊、骆驼的踩踏,破坏了结皮的完整性,进而使其失去固定流沙的能力。因此,在接种区防止动物的践踏是非常有必要的。
打不死的小强,也怕啪唧一脚啊!
所有的沙漠都可以用荒漠藻进行治理吗?
不可以,也没有必要。
控制流沙和治理荒漠化是两个概念。
控制流沙往往是人们为了保护某些设施的需要而采取的工程措施。例如,为了保护穿沙公路、铁路、输油输气管线不被掩埋,需要控制两侧的沙面的流动性。在沙漠中建设的一些其他设施,如油井、机房、营房等,为了不被沙掩埋,也需要采取一些“锁边”工程。
这些措施要物理与生物的相结合,即物理沙障、植树种草相结合,如果再采用接种荒漠藻形成生物土壤结皮的技术,则可以降低后期维护成本,生态长效。
做到这些,必须有水。因此,采取地下水或引水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不是为了上述目的,人类还是放弃所谓的治理沙漠的念头吧!它们已经存在了成千上万年了,有些比人类的历史还要长。
除非你坚守“与天斗,其乐无穷”的信条!
治理荒漠化,就是将由于人为原因如过度放牧、开垦以及其他活动(如开矿、采油、修路等)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崩溃,沙化了的土地逆转过来的过程。
这些地方往往有一定的年降雨量(不低于100mm),而且在某些生境如低洼处、丘间地、稀疏植被下等有天然的生物土壤结皮存在。这表明该区域可以形成生物土壤结皮。
用荒漠藻治理荒漠化需要哪些要素或设施?
优良的固沙藻种;
藻种规模化培养设施;
藻类培养物运输与接种工具;
对藻类培养和接种以及检测技术能够熟练掌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