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季姆渐渐从南京冬眠中心苏醒过来,和他一同苏醒的还有9个人,他也是这10个候选人中唯一一个混血人种。由于当时战争吃紧,资源有限,冬眠的最终候选人不得不经过多轮严格的筛选,从身高,体重,心理,智商,情商,政治倾向,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考核,他们才最终从中国将近5亿人口中脱颖而出。
本来瓦季姆并不想去应邀选拔,而家庭背景特殊加上身体状况都达到优秀标准,他“不幸”成为其中之一。也许作为一名军人的瓦季姆驱使自己必须这么做,当然,当时的决定是他心甘情愿的,或者说是义不容辞的。
透过苏醒室的窗户向远处望去,瓦季姆本想寻找一丝曾经那个南京城的感觉,但远处的一片光景他却无以言表,熟悉而又陌生,身在其中却又遥不可及:耸立的高楼穿向夜空,霓虹闪烁,光彩夺目,宽阔的街道,灯光闪闪,一串串车灯勾勒出一条条车水马龙,数不清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高架桥,灿烂的灯光和那些高大的建筑物被变幻着的色彩一圈一圈围绕,就像一个刚成年的处子,身上的每块肌肤都处处彰显着年轻,活泼。所有的一切,更不像当年那个风雨飘摇的南京城了,反而更像是他的一个孩子,或者是孩子的孩子。恍惚间,无数闪烁的灯光犹如无数的星点洒落人间,这更让瓦季姆感到陌生了。
当时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时,整个城市那种振臂高呼的景象,似乎已经从这个城市剥离的一干二净。瓦季姆不由得一颤,似乎刚才有什么东西突然之间从两耳钻进了他的大脑,那个横尸遍野,血流漂橹的城市就是现在眼前的……不错,虽是深夜,但新街口中心还是异常的热闹。
这时,两个年轻护士说着笑着向瓦季姆走来,其中一护士拿着一叠表单依次递给瓦季姆他们每人。拿到表单后,瓦季姆大致看了一下表单的内容,划分地还挺详细,足足有30个问题,其中大部分是检测关于人格和心理方面的。
从护士口中得知,现在是公元2020年,距离他刚冬眠时已将近80年,本来预计冬眠的第一个阶段是一个世纪,但如今不得不临时苏醒。也就是说,新一圈的年轮马上就要刻到这个饱经风霜而又永不停息滚滚向前的巨轮上了。虽然只是一圈,就足以使得瓦季姆错过很多很多了,不出意外抗战胜利了,老毛赢了,还犯了一次错误……
瓦季姆还注意到很多年轻人,应该几乎他遇到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个扁形的长方体,颜色还不全一样,有黑色,白色,紫色的等等,有些颜色异常好看,在灯光的反射下更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光泽,他甚至自己也叫不出名字来。他们手指在发光的一面点点滑滑,非常灵巧,给人一种非常轻松惬意的感觉。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的笑容,这似乎不像是一个绝望的时代,这再次令瓦季姆深感意外。
冬眠人经过在苏醒室一周的检查,医生说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就可以正常的活动了,不过还要在普通监护室待上三个月来做接下来的恢复治疗。在恢复期,瓦季姆也慢慢的开始熟悉起这个跟自己几乎完全脱了节的城市,也一点点的开始着手他那作为冬眠人来到现代的使命。但完成任务只需要一个人,也就是说从十个人中选出一个人来完成就可以了。
同在监护室里还有几个老年人,还好,瓦季姆还是找到了那时的一丁点感觉。你看,这几个老年人正在慷慨陈词,都一致激动地说:
“关的好,关的好,中国终于强大了,终于能对等外交了,不用强烈抗议,也不用强烈谴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