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爱读书的小杰克的第3篇原创分享,愿与君共勉。
这几天凤姐的一则新闻刷屏了。
作为网红鼻祖罗玉凤大家不会陌生。
当年凤姐很火,源于她一系列自命不凡的雷人言论:称从九岁起就开始博览群书;年纪二十,就已经通达古今;智商巅峰,前后三百年无人能出其右。
早早拿到美国绿卡的她,看似风光无量的她,最近一次直播中爆料:
形容憔悴,自嘲现实生活,活的不如狗。
网红经济,粉丝经济盛行的年代,作为鼻祖的她站在金字塔尖,可谓是站在风口上。
如今却落得个现实生活不如狗,为什么呢?
01
“选择越多,越焦虑”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经历类似的事情。
比如商场买衣服,兴致勃勃的逛了一大圈,衣服品类成百上千,同品类的衣服,也有几十种款式。
逛着逛着,本来兴致勃勃,慢慢的变得疲倦不堪,最后不耐烦的匆匆选择了一件衣服买单。
事后,我们的脑海会不会经常想:另一个款式会不会更好,性价比更高呢?
我们后悔的概率有多大呢?
比如化妆品店,想买一只口红,面对几百种色号的口红,试了又试,选了又选,越选越觉得下一个更好看,纠结中买下一只。
最后反悔的几率有多大呢?
互联网时代,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每天我们都面临着很多选择,选择多看似机会多,实则是个悖论,往往越选择越焦虑。
更有甚者把选择多,当做一种逃避努力的借口,自命不凡,最后落得个满纸荒唐,一败涂地。
比起雄心壮志定下的十几个人生宏伟目标的人,往往一两个人生目标的人更容易成功。
大概也就和买衣服的道理一样,比起千百种款式中买一件,在三四种当中选出自己喜欢的款式,更简单,我们的满意度也会更高吧。
02
“选择大于努力,但努力才是基础”
有人说:马云如果没有选择了互联网,今天只会是一位立于三尺讲台讲课的人民教师。
有人说:马化腾如果没有选择互联网,今天只会是一个朝九晚五的公务员。
于是一系列的选择论主义者,开始宣扬选择的重要性:
什么人生从选择开始?
好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真是这样吗?
所谓的机会真来了,我们真能抓住吗?
小米创始人雷军说过这样一句经典名言: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起来。
很多人记住了这一句。
却忘了这句话的下半句:风停了,摔下来的也是猪。
《随机漫步的傻瓜》一书中这样写到:
有一身好本事却穷困潦倒的人,最后一定会爬上来。
生活中,我们希望通过不断选择,去实现人生财富自由,去突破阶级限制,选择之前,我们需要明白,抓住机会的前提是有一身好本事,而练就一身好本事的底层逻辑还是努力。
朋友小A前天晚上打电话找我抱怨了,目前公司的工作环境很差,工作时间长,待遇也不理想,我还不如去送外卖,感觉多赚点,对此我想说我已经习惯了。
小A大学毕业,工作三年了。
三年一共经历了三份工作,换了三种职业,一直还致命不凡的认为自己只是没有找到自己的适合的公司和行业。
不断选择中,每次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前面的努力和经验化为乌有,工资也一直很低,靠信用卡度日。
他的同班同学,毕业后一直扎根于一家建筑工程公司,努力的学习,不断的考相关的证件,目前已经实现了月入过万,并在工作的城市买了房子,听说再过一年打算买辆好车。
同样的学历,为什么短短三年会差距这么大?
我想成功的路上虽然说选择很关键,但这并不是我们不努力的借口,选择不是捷径,努力才是普通人实现财富自由最大的捷径。
03
“小结”
愿你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
愿你不断选择的同时也要坚持努力。
最怕你心怀鸿鹄之志却手无缚鸡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