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快 ,这么快就快过年了,对于大多数农民工而言,此时已经安耐不住激动且高兴的心情,虽说离春节还有十几天的时间,但这些在外打拼了一年的农民兄弟早已归心似箭。他们载着一年的收获,擞掉一年的疲惫,不惧路途的艰辛,只会赶紧回到家过年!
虽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日渐丰裕,人情味日渐淡薄,有些城里人认为现在蛮可以不过年,并且理解不了农民工为啥总是盼着过年,甚至为了回家过年,可以忍受长途跋涉的劳累,几天几夜的不眠?难道回家过年真的那么好吗?
其实在外出打工的农民心里始终坚信,农村就是心中的“根”,是自己将来养老的地方,也是安顿自己灵魂的精神故乡。他们从年前出去,带着全家人的希望,只身一身在外辛苦打拼,只为到了年底带着收获,给父母买礼品,给妻儿改善生活,享受其乐融融的生活!
如果回农村过年不仅是农民工的一种习惯,更是每天祈盼的事,然而这几年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之前之前盼着回家过年,如今却“怕”回农村过年,即使回到老家过年了,没呆几天,就想赶紧“逃”出农村外出打工去,这到底是为啥呢?对此有的老农给出了以下几个原因,听完后扎心了
①,老生常谈的几个问题唠叨不断
许多回家过年的年轻人不怕路途的遥远和劳累,但是他们却有共同的“一怕”,那就是父母亲戚的唠叨,从到家的那一刻开始,早上起床唠叨,中午吃饭唠叨,晚上睡觉唠叨,而且总是那几个老生常谈额话题,年纪不小了,赶紧结婚吧,该要孩子了吧,今后咋打算的等等。
亲戚邻居见面了也是:在那边咋样,工资多少,有对象没有,啥时候买房等等。这些唠叨本是好意,子女也知道是对自己的关心,但是一直这样重复的唠叨,不免有点厌烦。因此有的人为了躲避这些唠叨,就开始打算提前外出。
②,生活作息,沟通不一致
在农村的生活很平淡,生活作息也很规律,而在城里打工的年轻人因为工作原因,或者自己原因都养成了睡晚觉或者晚起的习惯,而父母却大早上5,,6点就喊子女起来吃饭,晚上7,8点就让子女睡觉。生活作息完全颠倒过来了,这让许多回家过年的年轻人不习惯。
其实双方都没错,作为老人也要体谅年轻人,年轻人在外面打工,每天挺累的,有时候还得加班到好晚才下班,习惯了晚睡,刚回来家很难改变作息规律,而作为子女,虽说过年回农村没事了,但早上起来别一直玩手机,多帮父母干些农活,晚上要多陪父母聊聊天,毕父母老了心里就没安全感。
③,一天一次,甚至几次的酒席,让人承受不了
如今农村的酒席可谓是五花八门,以各种名堂办酒席的比比皆是,从之前结婚必摆的结婚酒席,到乔迁,上幼儿园,上大学,当兵摆酒席。甚至现在演变成心情好摆酒席。酒席也从一月几次到现在一天一次,甚至一天办几场。而且随的礼金也越来越高,从之前的几十元,到现在的几百元不等。有的农民也惆怅的感叹,从腊月开始吃酒席,没到过年,一年赚的钱都快随完了,但是都是熟人朋友的,叫你了又不好意思不去。无奈之下只好规划下提前回去打工。
正是由于以上这3个原因,才让许多刚回到家过年的农民想“逃离”农村。那么对此你有啥想法, 欢迎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