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闲来无事,随便找了一部短剧来打发时间。看到这个名字,就很好奇成年人一起租房到底会多“别扭”呢?然而,一看上,就让我欲罢不能,连夜追完了整部剧,看得我小心脏一揪一揪的。
女主寺田亚希是一个没有兴趣爱好、没有特长、没有梦想,同居男友现场劈腿,面试工作频频被拒,只好在便利店打工的三无女生,因为被迫搬出前男友的公寓,所以搬到了朋友即将退租的房子里。在新的出租房中,她遇到了自己的性不举前男友小智,富二代房东长谷和不知爱为何物的上班族小明。
寺田在初中时也是一个光芒四射的自信女孩,并且主动要求和同班同学小智一起交往,但是因为第一次性体验的不和谐,让寺田备受打击,再加上上的大学不是名牌,毕业后找工作屡屡碰壁,令寺田觉逐渐自卑,不被需要。就像她自己说的,以前的她觉得自己很重要,却不断被贴上‘半价’标签。小明回怼道:“当人们想要买一件商品的时候,才会去关注价格,只有在乎的人才会去讨价还价。”即你以为你是谁啊?你怎么知道别人是否在乎你的价值?你只要做自己就好啦,你根本控制不了别人对你的评价啊。
第一次有被需要的感觉,是因为小智。作为一名作家,他已经写出了三本畅销书,但是现实中的他却无法对生活和性爱产生兴趣。然而在重逢的第一天,小智就对寺田产生了“感觉”,而且只对她有感觉。
于是小智提出了“陪睡”的请求,只是想抱着睡觉,承诺绝不做其他事情的那种。(怎么可能?!)当我怀着少女心幻想着奔驰在高速公路上时,原来这真的只是抱着睡睡而已。如此无理的要求,寺田为什么会答应呢?在与其他室友碰面时,难道不别扭吗?我想是因为任何女孩都无法拒绝的那句话吧——“只有你可以”。因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自己是被需要的,所以渴求那种满足感,在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情况下,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他们把这种行为定义为“治疗”,表面上是寺田在帮助小智,这何尝不是一种双向治愈呢?
第二个让寺田有被需要感觉的,是富二代房东长谷。他家境优渥,有着祖传的房子,有体面的工作,但是他从来没有喜欢过任何人,只是因为母亲催婚,问寺田可不可以和他结婚,并三天两头求个婚。他之所以选择寺田,也是因为寺田喜欢照顾人、会做家务、不会乱出风头,即她是“妻子”的最佳人选。在长谷的意识中,两个人结婚,不需要有爱、有孩子,只要“合适”就行了。
然而,在后面的交往中,他对寺田越陷越深,他表面上是一个无欲无求的高冷高富帅,实际上不论是交朋友还是工作,甚至是恋爱结婚,都要在母亲的严格掌控之下。工作后,好不容易可以搬出家门继承祖父的房子,但是因为没有结婚,父母要变卖这个他唯一能拥有的东西,所以他才直接问寺田,可不可以和他结婚,彼时他说这句话,只不过是想随便找个人应付差事罢了,所以他不在乎寺田是不是每天陪着小智睡觉,也不在乎将来生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然而,渐渐打动长谷的,是母亲从未回应而寺田每天随口而说的“早上好”、“晚上好”、“欢迎回来”、“辛苦啦”,是寺田绝不多管闲事的距离感,是他在发烧生病时的温柔守护,所以他开始嫉妒,开始搞小动作离间寺田和小智,开始频频表白寺田,即便做一个备胎也心甘情愿。
这种热情和面对面的表白,是寺田从未有过的。寺田知道自己喜欢的是小智,但是因为误会感到小智的冷漠后,她忍不住觉得长谷也很好,并答应和长谷交往。剧中完美地展示了现实中人们在“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之间徘徊的心理动态,若那个人既是我爱的,也是爱我的,得之我幸。但是,现实往往更残酷,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无法接受。寺田享受着被长谷需要的感觉,但也在交往中愈发明确了自己的心意,不论小智多“渣”,自己还是喜欢他。当长谷为了留住寺田准备解散出租屋的时候,寺田终于向长谷提出了分手,并且决定搬出出租屋。
当寺田提着行李准备打开房门的时候,小智慌忙跑下楼梯,递给了她第四本书的手稿,他想让她第一个看这本书,然后倒地不起。原来,是长谷威逼哄骗小智,如果他不写出第四本书,就要让他搬出去,和寺田分开,并且在写书期间,为了提高效率,不能和寺田有任何接触。这也是为什么让寺田觉得小智忽然冷了的原因。然而,小智不眠不休用最短时间写完了第四本书,就为了能和寺田继续睡觉。
最后的最后,寺田去而复返。她一直想问小智,他到底有没有喜欢过她,他的忽冷忽热曾让她患得患失,但是,她从书中感受到了他的爱意,即便是他永远都不说出那句“我喜欢你”,她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心,也对自己更加自信了。
这部剧篇幅不长,节奏紧凑,用轻松幽默的表演直击人心,剧情不俗套,也没有任何道德绑架,只是把现阶段年轻人的状态直直地展现出来。
在知乎上搜了一下,发现大家给这部日剧的关键词是“毁三观”、“渣男”、“污力十足又纯情”等,而我的关注点则在于剧中人物的内心需求。剧中人物看似都是“奇葩”,却忍不住在他们的身上找自己的影子。知乎上有一个人提出:日本已陷入了 “低欲望社会”,作为社会主体的新一代年轻人不愿再背负风险和债务,丧失物欲、成功欲(如寺田)、结婚欲(如长谷)、甚至生理欲望(如小智),远离时尚、远离名牌,一切从简。不开玩笑的说,对未来丝毫不抱有期待的年轻人,在日本已经占据了38%。日本如此,中国呢?如果对一个事情没有了期待,也就没有什么可在乎的了。
还记得和J先生分手那晚,他走在我身侧,问我:“提了分手之后,是不是心里好过一些?”我说:“当对你没有了期待,好像心里轻松一些。”其实,怎么会没有期待?只不过所有的期待并没有任何的回应罢了,所以倒不如不去期待,反而轻松。其实这样的心理很危险,没有期待就没有了对生活和爱的热情,也就失去了作为人的本能。J先生说他失去了“爱人”能力,我失去了“爱你”的期待,我们在这段感情中都失去了什么,可能归根到底是我们不够爱吧。
选择心理轻松就要享受孤独,选择陪伴就要享受争吵,你看,世界上的事情从来都不能完全按照你的想法来,只不过你要为你的选择负责任罢了。
行至文末,来一个甜甜口罩吻吧,希望我们都能拥有爱人的能力和那个我爱又爱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