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清晨开车出门,天乌漆漆的,早起的路上总是穿行的车和上学的孩子多。一路会经过很多斑马线,大路口有红路灯,小点路口仅仅是黄色的减速慢行灯在一闪一闪的眨着,碰到有背着书包的孩子穿行马路,一辆车停了,紧随的车都会停下来等着通过。
前几年不是这样,总是看到车跟人抢路,人经过时,车总是抢着冲过去,其他车也是如此。孩子们总是让大人带着,在斑马线处徘徊等待。后来随着出行倡议和严格交通执法,才慢慢的将礼让行人深入到人心。过去大家都知道这样不好,但有人做了,看着没事,多数人会从众的跟着一起做,这就是犯罪学上的“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
破窗效应在生活中也常常出现,都是些不大容易被忽略的小问题,但最终积重难返,成了难解决的大问题。说多了防微杜渐,说多了从小事做起,道理没有错,但往往大道理缺少衡量尺度,缺少具体抓手,执行效果不好,那么我想再深问一下,破窗效应的解决难点在哪?
-1-难以判别是否属于不良现象
比如像现在常见的“低头族”,边走边看手机,看到后因为与己无关,不造成什么危害,我们常常置之不理,不把它当作不良现象。
但如果换个场景,公交车司机边开车边看手机,虽然一直没有出事,但在车上的人大概率会干涉,担心影响到自身安全,常会把它当作不良现象。
同样出行看手机,因为危害范围不同,不良现象的判别结果迥异。
在生活中类似的事很多,这还属于好判别的,还有很多属于难界定难判别的,比如上班戴耳机听歌,比如不喜欢戴工牌,比如吃饭看手机等,有很多人跟着效仿,但是不是要干涉,总是难以把握。
-2-难以把握干涉时机
在公交车司机边开车边看手机时,想上去干涉,该什么时候去?会不会因为我们的突然介入导致司机紧张造成突发事故,所以介入时机一定选在路况平稳、车少人少的环境下,如果不管不顾,那出事故的概率也会变大。
在工作中遇到违规操作,因为是熟人或老手,管理者可能碍于情面没有马上指出,总想找到合适时机既让对方接受,又让对方产生对组织的认同感,这个干涉时机很难把握,因为很多时候难以预估对整体的影响。
-3-难以预估对整体的影响
对不良现象的干涉是为了降低对整体影响,但这个影响有多大,干涉后的结果会更好还是更坏,经常难以预估。
在工作中看到违规操作的熟人,为了确保工作程序我进行了干涉,他欣然接受这是最好结果。但也可能相反,他对这工作产生排斥,甚至反感,导致项目进度拖延,公司支付出了更大代价。原因很多,有可能他违的“规”本身属于不完善的规定,但因为修改程序滞后,这个时候的干涉酿成更大苦果。
历史上也有很多,一件小事造成很多后果,很多难以预料,更难以及早预估对整体的影响。
"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
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
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