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幽默起来

最近遇到一道人生难题,愁得我白头发都多了几根根哟!您问什么难题?那位眼睛一眨,主意就来的胡老师给我布置了一项艰巨任务——提升幽默感。

苍天哪!看看镜子里那张石雕一样刻板的脸,哪里能找到一丁点幽默的因子呢?平日里逛逛街,转一圈,不同的店老板会善意地微笑着说同一句话:”老师吧!”语气里只有肯定。我倒是满腹狐疑:”莫非,自己脸上也挂着份醒目的商标?”

看来,提升幽默感势在必行!

目光落到眼前的资料《学练优》上。得,咱就来个”学练幽”吧!


先找师傅学。嘿嘿,就地取材,眼前就有一个。

苏轼,他可是北宋第一大明星,擅丹青,工书法,精诗文,除此他还身兼政治家、思想家、美食家……妥妥地全能才子。

这么厉害的人,满腹经纶下还藏着一颗有趣快乐的灵魂。

即使坎坷不断,挫折连连,也照样吃好喝好,幽默段子张嘴就来……


众所周知,苏东坡很倒霉,他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黄州,惠州,海南……哪里穷苦他就被贬到哪。

若换成心灵脆弱点的官员,早承受不住“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就算坚强的也多半整日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偏生苏轼是个例外,失意绝望?没时间,异地美食这么多,他还要忙着研究“吃吃吃”呢。

于是,这段被贬谪的落魄岁月,硬生生被他个吃货变成了美食的“创作之旅”。

元丰二年,42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可刚上任三个月便因“乌台诗案”锒铛入狱,差点掉脑袋,后来被贬到了黄州。

那日子叫一个苦,无权无钱,连吃饭都是个问题,没办法,他只能揣着钱袋紧巴巴地过日子。那时在当地,猪肉很便宜,个个都不愿意买,只有他买。

但猪肉买回来,他可没因为廉价就随意煮着吃了。生活对他不温柔,他就自己对自己温柔,特别是在吃这件事上,绝对不能马虎。

既然赋闲没事做,那就研究猪肉的新做法,没想到他各种捣鼓加工后,竟发明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

还将“东坡肉”的烧制过程写了下来,取名为《猪肉颂》,教大家一起烹煮: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他还会带着家人一起去城东的荒地里种田,自种自食,还给自己取了外号——东坡居士,日子过得美滋滋。

但东坡居士没耕几年田,就被调离了,虽然是升迁,可他根本无心争权上位,看透了官场黑暗的苏轼,一度只想远离京城,三番五次地恳请外放。

尽管如此,在宿敌上位后,他依然摆脱不了被针对、流放的命运。这次,他被贬到了惠州,已57岁高龄。

别看岭南地区现在繁荣昌盛,当时可是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特别是惠州,穷到菜市场上每天只杀一只羊,除了官府和有钱人能买到之外,普通人几乎吃不上。

苏轼被剥了官职,日子过得特别拮据,就算向弟弟苏辙要了七千钱,也经常缺米断酒……

可他很想吃肉啊!但不敢和权贵们争,就想了个办法,让屠夫把人家不要的羊脊骨卖给他,故技重施,再次发挥改造美食的天分。

他先将羊骨煮熟,然后涂些酒和薄盐,再放到火炉中去烤一烤,羊脊骨竟然酥香无比。苏东坡吃得津津有味,说“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

除了烤羊骨,他还看上了广东特产——荔枝,并写下了著名的《惠州一绝 / 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看,有了荔枝,他都不在意被贬官的事实,还“不辞长作岭南人”,难道真是吃货都心大嘛!

正当他以为可以在惠州吃着烤羊骨,鲜荔枝安度晚年时,一封调令又来了,可怕,是海南!

那可是蛮荒之地,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到底有多苦?

《与侄孙元老书》里说:“海南连岁不熟,饮食百物艰难”;《闻子由瘦》里写:“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熏鼠烧蝙蝠”。

说白了,海南就是久旱不雨,粮食不能自给的“鬼地方”,百姓的主食多半是切碎成粒的甘薯,生活艰苦,连年轻人都难以忍受,而苏轼此时已是个60岁的老头。

换作常人,可能就天天望着大海发愁等死了,可苏轼倒好,直接蹲在海边,咚咚咚地敲起生蚝,研究这新鲜东西该怎么吃。

竟然真的又被研究出来了:一是将蚝肉与浆加上水、酒一起煮;二是取出蚝肉,在火上烧烤,熟后直接塞进嘴里。

吃上一口,那叫一个过瘾,便迫不及待告诫儿子,说:这种贼好吃的美味,可千万别让那些朝中大臣知道,不然他们可要抢着被贬,过来和我争着吃了。

这就是苏轼,他总有能力将“失意人生”变成“诗意人生”,纵然有一千种挫折,他也能有一千种对抗挫折的方式,将它们全都变成美味佳肴。

后来他终于等到了赦免,离开海岛时他还很得意地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贯平生”,这豁达乐观的性格真是绝了。

大家是不是没想到,这个命途坎坷,本该在深夜痛哭的人却是个幽默爱闹,分分钟能找到生活乐趣的段子手。

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幽默能力,才能将“20岁丧母,28岁丧妻,29岁丧父,47岁丧子,晚年不断贬谪”的痛苦生活依然过得热气腾腾,趣味十足。

有这么资深的师傅领着,赶紧练呗!课堂上表情生动起来,新词运用起来,气氛活跃起来。在家里,和源儿趴床上扮狮子,扮老鼠,刮鼻子,做游戏……

换言之,戏精上身,立竿见影。上一节的铃儿刚响,小卫兵们就蜂拥而至。搬书的搬书,拿包的拿包。还有一个旁边问:”老师,用不用开电脑?”我调侃小鬼们:”这前呼后拥,有点接驾的味道哪!””嗯,您是皇太后嘛!”小源儿呢,也不腻歪了。晚上下班回家,先邀请:”妈妈,你吃完饭咱们一起做游戏吧!”

幽默,是生活的调味料,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古代的诸多名人中,苏东坡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有酒有故事又有趣味的人。他一生坎坷而悲壮,多次被贬,屡受打击。然而,在有...
    桐香万里阅读 10,004评论 0 3
  • 读后感 林语堂这本《苏东坡传》放在家里的书架上已经多年不读,但听樊登读书的讲解已有2-3遍,也大致了解苏东坡老先生...
    元宝雅宅规划师阅读 3,328评论 0 1
  • 本 书 价 值 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传记的开标立范之作。看一代幽默大师书写一位千古奇才,品两...
    萧萧a阅读 4,453评论 0 0
  • 本 书 价 值 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传记的开标立范之作。看一代幽默大师书写一位千古奇才,品两...
    内乡老彭友阅读 8,041评论 0 12
  • 本 书 价 值 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传记的开标立范之作。看一代幽默大师书写一位千古奇才,品两...
    小小的Jobs阅读 4,61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