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父母告诉我,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打算开开心心的和他们的老伙伴们一起入住养老院。我一定不会同意。不是孝顺,不是标傍,而是他们既然能养我小,我一定要养他们老。
真不是矫情,而是我知道,一进了养老院,也许再也很难走出来。
我知道,现在的很多养老院条件都非常好了。事实上,因为身边很多朋友的父母都开始渐渐生活不能自理,甚至老年痴呆的症状也开始出现。我不止一次陪朋友去看过养老机构,一直也很关注周围甚至北上广地区养老机构的情况。记得在网上看过一家广州高端养老院的视频介绍。这个养老院环境优美,设施完备,设立的有独立生活区,记忆障碍区,协助生活区,养老院内还有自己的医院病房,有随时待命的专业医护人员。
还有自助餐厅,恒温泳池,瑜伽房,书房,健身房,甚至还有美容美发SPA,很像一个高端的酒店,或者一个高端的幼儿园。
如果仅仅以上这些,我已经觉得完美了,甚至觉得努力赚钱,自己老了不拖累孩子,可以入住这里。可是,无意中,我在短片里看到了一个东西,突然间觉得非常难过。
我在记忆障碍区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东西,有一张桌子上排放着好几个木质的计数玩具,和儿子一岁前我带他在早教中心里玩的一模一样。
一切都很好,可是,我的心情却异常沉重。
我们总说人生的起点和终点很相似,都需要人照顾,可是区别就是一个充满希望,一个是无望。
记得我儿子满月时,姥姥在我家住了几天。那天早上,我坐在小凳子上,抱着孩子喂奶,我妈坐在沙发上给我编辫子,姥姥靠在沙发上笑着看着我们。那一瞬间,我觉得生命的传递是那么的奇妙和美好,姥姥,妈妈,我,儿子。血缘就这样一代代传递下去,只是在我怀里吃奶的小人儿还不知道,他只是这长长的母子链条上的最后一环。当时,姥姥看着小人儿说,娃娃以后一天会比一天强,我只会一天不如一天。小孩没牙都觉得可爱,老了没牙,都会嫌弃。
是啊,当一个婴儿降生,承载着全家人的欣喜和希望。当他学走路,学说话,当你把他送入幼儿园,虽然他还哭着叫妈妈。可是,你知道,他只会越来越好。可是老人,当你把他送到养老院,他的人生不会再升级,也基本不会越来越好,也很难再走出这里。养老院条件再好又如何?这里再好,也只是一个终点的展示区。想象一下,你是一位老人,住在富丽堂皇的养老院,常常发现隔壁又换了房客,前一段打牌的老陈消失了,昨天还散步的那个老头瘫在床上了,经常早起唱歌的那个老太太不见了。再好的养老院,也只是被围墙隔起来的一个封闭场所,隔绝了外界的生机与活力,再像宫殿,也想像不出幸福生活,而更像是一种暗示,暗示从此进得去出不来。
我的父系和母系家族都有脑血管发病史,所以我也有很大几率在进入老年时,成为一个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当我老去,我希望那个时候,每个社区会有单独的养老公寓,而不是把老年人单独的集中在一起,只能看见彼此的白发苍苍,分外落寞。
而是在社区花园里,老人们能看到咿呀学语的小婴儿,也能看到骑着单车,背着书包的追风少年,有卿卿我我的甜蜜爱侣,也有吵架呕气的小夫妻。能看到世间百态,烟火气息。而不是只有被隔离与主流社会之外的孤独和绝望的等死。
当我老了,哪怕我失去了记忆,我依然希望可以用自己有限的人生经验去反哺这个社会,哪怕是我对路过孩子的一个微笑,哪怕是我种下的一朵花芬芳了这一寸的土地,哪怕是我种的瓜果灿烂了孩子的笑脸。至少,我被这个世界所接纳,也亦有所贡献。
希望我们的父母都身体健康,趁还来得及,做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