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结束了蒙古在中原的统治,使中国再次回归由汉族建立的王朝统治之下;他统一全国,结束了战乱;大力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力除腐败,为明朝前期的繁荣安定局面奠定了基础。
宋濂曾将南宋理学家真德秀所著经世书籍《大学衍义》进献给太祖,受到太祖的重视。洪武七年本《皇明宝训》记载了太祖的一则阅读感想:
朕始以为儒、吏不可信任,宦者则出入宫闱,抚育恩厚,情意相接,有所付託,必不负朕。及读《大学衍义》,乃见宦官用事、败人国家者甚多。虽曰宦官之过,亦人主宠爱之使然。向使宦者不得典兵、不得典政,虽欲爲乱,其可得乎!
从太祖的由衷之言,可见太祖读书,很善于从中得到警示。
朱元璋在总结历代专制统治的经验之后,发出慨叹道:“本于心者,道德仁义,其用为无穷;由乎法者,权谋术数,其用盖有时而穷。”
孔子是开创儒学的宗师,对孔子的祭祀成为了尊崇儒学的象征。与多数开国帝王一样,明太祖刚刚即位时,就下令以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的礼节祭祀孔子。洪武十五年,太祖在新建成的国子监亲行释菜礼(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大祭孔仪式之一,是古人入学时举行的“拜师礼”。仪式上通常要摆放代表青年学子的水芹、代表才华的韭菜花、代表早立志的红枣和代表敬畏之心的栗子。菜虽礼薄,然“明有忠信之行,虽薄物皆为可用)时,破天荒地在献酒前后行了两次再拜之礼。
朱元璋下令除国子监与曲阜阙里孔庙外,各地孔庙停止春秋释奠之礼,只行释菜礼,理由是防止滥祀亵渎神灵。这种做法强化了礼制体现出来的等级意识,但太祖后来还是听从了群臣的请求,重新放开了对释奠礼的限制。
儒学能在古代中国获得成功,其中的一大原因是其对教育的重视。明太祖同样大力发展以儒学、理学为官方学术的官方教育。在其推动下,明朝成为第一个明文规定在全国的各郡县都要建立官办儒学的王朝。太祖召用大量士人担任儒学教官。
明太祖对儒家经典多有涉猎,喜欢大胆质疑后儒的注释,直接对经典做出自己的解释。如将“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解为“攻去异端,则邪说之害自止,而正道可行”。
明太祖对国家礼制十分重视,洪武初年即召集学者制定国家礼典《大明集礼》,此后亦不断修改礼制。
在王权理论上,明太祖相信儒家提倡的“君师合一”的观念,认为君之治理与师之教化是君主应承担的两大责任。
朱元璋下令,开科举考试时,要从《四书》、《五经》中出题,并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又命东阁大学士吴沉等人根据“敬天”,“忠君",“孝亲”三个方面,从儒家经典中选择与之相关的内容相结合,专门编成书,以便形成全国上下思想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