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piegel和学生的对话里,从来不会出现坚毅、自控这些词。没人能通过学习好奇而变得好奇,同理,听一个关于毅力的讲座,从长期看也基本不会对人的毅力产生影响。
性格不应该被看成可以训练的技巧,而是孩子成长环境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要增强孩子的坚毅或者自控,首先要改变的是孩子的成长环境。
这里说的成长环境,不是居住的房子或教室这样的物理存在,而是孩子所经历过的与他人的关系,特别是生活中与身边成年人的互动关系。
此外,父母扮演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孩子的压力调节器。研究发现,当父母在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表现得特别严厉或不稳定,孩子就比较难发展出有效回应压力的能力。
反之,如果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度过这些惊吓或者情绪起伏的情境,敏感地回应他们,让他们在情绪释放之后恢复平静,就能让孩子相信,他们自己是有能力应对不愉快并慢慢学到这些能力的。
婴儿和儿童早期本来就充满了哭闹和崩溃,而每一次对于孩子都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学校纪律政策,基本上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建立的。简而言之,就是人的行为因为激励、强化而调整,对好的行为要给予正面强化,不好的行为则予以惩罚。
一定程度上这个作法有效,尤其是在短时期内。但是最近这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这不仅不是最好的方式,甚至是徒劳的。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Roland Fryer,通过各种物质激励,试图家长更积极地参加家长会、孩子更努力地学习,结果,收效几乎为零。
这位就是Fryer教授
2007-2009年之间, Fryer向来自芝加哥、达拉斯和纽约的2.7万名学生,支付了总计940万美元的“奖励金”,来研究物质激励能否促进学生们的学业表现,如更爱阅读、更好的考试成绩等,结果发现,这种正面强化对推动行为改变完全不管用。
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们从人的精神需要角度解释了这个现象。Richard Ryan和Edweard Deci是来自罗切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心理学家 Ryan教授和Deci教授
这个理论认为,大多数时候决定人行为的并不是物质因素,而是心理因素。他们称之为内在动力。而心理学认为人类有三种心理需求:自主性(autonomy), 能力感 (competence),归属感/关联需要(relatedness)。当这三中需求被满足的时候,人的内在动力会显著提高。
那么,如何创造这种满足三个需求的环境呢?
Deci 和Ryan解释说:当老师可以最大化学生的选择和主动参与,同时最小化被强迫和被控制的感觉,学生会有更强的自主感。当老师给的任务有一定挑战性,但是又在努力一下可以完成的范围内,那么学生会感受到能力感。当感到老师在乎也尊重他们,学生会跟老师有更好的关联。
这样的理论对现实什么意义呢?
这得从老师和学习任务来看。对于人,学生需要对集体和老师有归属感,老师真的在乎他们的感受,信任他们的能力,给予他们积极的回应, 学生从师生关系里感受到紧密和深入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