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两幅截图是我同事发的朋友圈,昨天上午的一张,今天晚上的一张,你可能认为这是个别人心中不满情绪的发泄,你也可以认为这是出风头,是在作秀。
终日忙碌、连续加班、高度紧张,这就是病房医护人员过年期间的工作常态。如果你没有成为她们中的一员,如果你不深入病房,如果你不追随着她们的脚步在临床一线干满八小时,那么对于她们的辛苦你就永远不能感同身受。
在一年中这个最盛大的节日,火红的对联和灯笼、座无虚席的年夜饭桌、声声问候的话语、震动山河的鞭炮声、车水马龙的大街、人群熙攘的庙会……在走进病房的那一刻,这一切再与她们无缘,她们穿上洁白的工作服,神色庄重地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
测体温、量血压、输液、换药、病情观察、抢救、执行不完的医嘱、处理不尽的突发状况……在这浓厚的节日气氛里,病人的期待、家属的信任显得尤其沉重,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使命显得更加神圣。
她们就像勇敢的士兵,战斗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病人的痛苦就是她们的痛苦,病人的需要就是她们的需要,她们帮助病人抗击病魔,她们协助病人击退死神。
她们忘记了疲劳、饥饿,也忘记了时间。年夜饭桌旁,她们年迈的父母独独缺少了这个最宠爱的幺女的陪伴;初一早晨,她们幼小的孩子从睡梦中醒来,亲爱的妈妈也不能亲手为孩子穿上盼望已久的新衣。
2
一月三十日,山东省一家医院通过官方微信发布了一则声明:
一月二十六日晚,一酒后外伤患者到我院眼科就诊,拒绝缝合,手术室内吸烟被制止后,踢打大夫,大夫正当防卫,医院工作人员报警,警察到医院后患者被带离,后该外伤患者又纠集多人到医院闹事,医院工作人员再次报警,警察到场后仍有人踢打医生。该事件警方正在处理中。
我院对任何袭医伤医事件零容忍,将通过法律途径坚决维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于此类恶性事件绝不姑息,伤医者必须依法得到惩处!
对于个别媒体的不实报道,我院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媒体公开报道的这起2017第一闹,就发生在除夕前夜,人渣病患施暴、警方不作为、不良媒体歪曲事实,想想看,事发之后的几天里,也就是春节期间,受害医生该受到了多么严重的身心伤害,全院干部职工承受了怎样的屈辱,医院又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啊!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不负责任的媒体为了自身利益肆意混淆视听,医闹越来越猖狂,袭医事件层出不穷。涉事医院医护人员集体过了一个噩梦般的春节,个中滋味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吧。
好在,大年初三,院方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发表了这份严正声明,这是全国第一份力挺医生正当防卫的院方声明,广大医务人员群情激昂,纷纷为敢于担当的院领导叫好。
3
今年的除夕夜,“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教授是在央视春晚舞台上渡过的。
50年代末,在国内肝脏外科领域几乎是“零基础”的情况下,吴老开始从事肝脏外科临床医疗工作。
他灌注了中国第一具结构完整的人体肝脏血管模型;成功开展中国第一例肝癌切除手术,开创了中国肝脏外科;完成世界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把中国肝脏外科带到了世界前沿;连续主编数版外科学教材;抢救过一万多个肝癌病人,至今仍未停歇。
吴老的手,被中国肝脏外科界誉为“上帝之手”,他曾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我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
他被评为“CCTV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颁奖词中写道: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年届九旬的吴老教授在家人的陪同下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参与献唱,作为科学家杰出代表之一,吴老是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骄傲,为献身临床的青年人竖起了一座标杆。
4
我自18岁开始从事护理工作,在临床干了29年,只有工作第一年、结婚、生儿子的那三年是大年三十休班,其它时间全是在班上过的年,不是值白班就是夜班。
一直以来,年前几天亲朋好友见面打招呼只有一个内容“过年不值班吧?”
当听到我上班的回答,他们总是做出各种不可思议的表情,当时对他们的同情我很不以为然,总是忍不住在心里白眼一翻:这也太大惊小怪了!
如今,走出病房看病房,心里有又有了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当我欢欢喜喜在家过年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想到那些坚守在临床一线的同事们,想到拥挤嘈杂的病房,想到他们累的表情僵硬的脸和沾染着血污的袖口。
他们正是在平凡的工作中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拴释了“白衣天使”、“生命的守护神”的含义。
如果把医护人员看成一个群体,那么这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群体,是一个无私奉献的群体,也是一个忍辱负重的群体。
2017年,愿社会对他们多一份理解,愿媒体对他们多一份宽容,愿法律对他们多一点保护!
祝福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