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下颈椎前屈的肌肉
颈长肌下斜束和垂直束,胸锁乳突肌,前斜角肌
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附着于胸骨柄上方,锁骨头附着锁骨内1/3上方,前者向上向后走行,后者在胸骨头后方几乎垂直向上走行,共同通过一个小肌腱附着于颞骨乳突外侧面(锁骨头纤维)和枕骨上项线外侧半(胸骨头纤维)。
胸锁乳突肌斜束上方位于屈伸中心的后方,下方位于屈伸中心的前方,因此胸锁乳突肌可使上颈椎后伸,并使下颈椎前屈。在挥鞭损伤导致颈椎过度后伸时常常造成胸锁乳突肌下端损伤。
在慢性头颈痛的患者,颈深屈肌活动起始和耐力不足,胸锁乳突肌作用增加,同与其伴行的斜方肌一起,在前外侧支撑头颈部共同维持头颈部姿势。
前斜角肌起自颈3-6横突前结节,垂直向下止于第1肋骨斜角肌结节,与锁骨下动脉沟相邻。
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以及第1肋形成斜角肌三角,C5-T1神经根腹侧支和锁骨下动脉通过这一三角,颈肋、筋膜束、肌肉附着点变异均可压迫或刺激三角内的血管神经,从而引起上肢症状,性质与神经根刺激和受压表现相似。
斜角肌和肩胛提肌由于其走行方向的特点,形成一对相反的剪切力,在前后方向上牵拉颈椎,因而增加颈椎的稳定性。
使上颈椎后伸的肌肉
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上斜肌,头夹肌
头夹肌位于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深面,远端附着于项韧带下半部分、C7棘突和上4个胸椎,肌纤维向上、向外走行止于上项线外1/3和颞骨乳突。
使下颈椎后伸的肌肉
肩胛提肌,颈夹肌,上斜方肌,竖脊肌
肩胛提肌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和斜方肌下部的深面,近端附着于第1-4颈椎横突后结节,肌纤维向下、向外止于肩胛骨內上角。
重力作用与前凸的颈椎以及姿势不当导致头颅位于颈椎前方均可增加颈部剪力,肩胛提肌可动态对抗这种剪力。
颈夹肌远端附着于T3-6棘突,肌纤维向上、向外止于上3个颈椎的横突后结节。
斜方肌是颈胸椎棘突最表浅的肌肉,上斜方肌起自上项线内1/3、枕外隆凸和项韧带及C7,肌纤维向下、向外止于锁骨外1/3。
上斜方肌对静态负荷的耐力较差,而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斜方肌长期处于静态负荷状态,因而这些人常见上斜方肌部纤维痉挛、紧张或存在痛点。
上肢活动时,头长肌和颈长肌辅助固定头颈部以防止产生后伸的力矩,当颈前肌收缩功能降低(如挥鞭伤),头长肌和颈长肌不能固定颈部,斜方肌收缩时枕部不能维持固定的位置,患者抬高上肢时斜方肌不能充分收缩以外旋肩胛骨而出现肩关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