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器博物院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楚汉相争,大将军韩信声东击西的谋略使这里出了名。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逃出长安,马䈭坡渔阳鼙鼓要了贵妃的命,来到此地,山鸡助他避了战祸,此后陈仓更名为宝鸡。
这里是周秦王朝发祥地。周王朝最早在岐山下的周原(今宝鸡市岐山县)安置部落,一条渭水穿城而过,秦始皇的先祖在“千渭之会”(今宝鸡眉县)建都。
宝鸡以青铜器闻名,基于两个原因:第一是地利,它是西周京畿重地,也是虢(guo)、散、夨(ce四声)等西周诸侯国的封地,西周王朝早期的宗庙一直在宝鸡,大多重要的祭祀、册命仪式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此外,许多王公贵族在此拥有采邑,长期居住,死后亦葬于此;第二是天时,此时正是青铜文明的鼎盛时代。
人们耳熟能详的国之重器中,除司母戊鼎出自安阳外,其余如毛公鼎、散氏盘(台北故宫藏),大盂鼎、虢季子白盘(国博藏)大克鼎(上博藏)均出土于宝鸡。国家三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录中,青铜器共36件,宝鸡出土的有8件。
散氏盘被誉为中国第一件地契,亻朕匜(ying yi)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刑事判决书,大盂鼎被称为最大的西周青铜器,大克鼎的铭文是西周时代书法成就的集中代表。
打卡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国宝
之一 何尊
这件曾经在废品站躺了近两年的重器故事传奇,它上面的铭文,是“中国”两字史上最早的记载,“中”字被四面战旗环绕,“国”右部上下两横中间一圈,代表天地之间的国土,左边一个“戈“,代表只有武装才能守卫领土
之二:胡簋
是考证的周厉王用簋,可称“王簋“,体量之大,又称“簋王”。周身布满竖棱,如虎皮身上的斑纹。两耳飞扬跋扈,国家禁出目录列国宝文物
之三 逨(lai)盘
青铜器的价值不在于器物大小,而在于有无铭文,以及铭文的多少。逨盘上铸372字,超过1976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另一件国宝墙盘铭文的字数(284字),且载有比较完整的西周各王的名字,弥足珍贵,可以说是中国最贵的盘子。
之四 井姬貘尊
这件出土自宝鸡茹家庄二号墓,原本属于西周弓鱼国王后的奇特造型的尊,被命名为羊尊,后考证为“貘”
之五 西周逨盉
凤鸟形盖,凤首高昂,双翼振展,器身与盖以虎形链及双环相连,和逨盘出于一处,但前者由于有铭文,文物考古价值更高,这件由于美轮美奂,更吸引观众眼球,还被作为海报和周边产品示人。
之六 秦公镈
国家一级文物。造型雄伟,鼓部齐平,中起四道飞棱,侧旁的两道飞棱,形状是九条蟠曲的飞龙,前后两条则是五条飞龙和一只凤鸟。舞部各有一龙一凤,背对背,向后回首。纽上有环。镈身上下各有一条带状花纹,由变形的蝉纹与窃曲纹组成。
之七 西周鱼形尊
以鱼为造型的青铜器可不多见。鱼身肥大中空,鱼口微张,下唇处有一细小穿孔。鱼鳃饱满。鱼背鳍处开方形口,口上置拱形方盖。以鱼之背鳍为方盖捉手,为使鱼身有所附着,鱼腹下设有两两相背、双手捧腹作负重状的四个人形足。四个小人中有三人口大张,双目圆睁,头上蓄发;另一小人口紧闭、头无发。通体满饰线雕鳞纹,方盖的边缘各饰一龙纹,龙纹之龙头在钮盖前部交会。
此行木有见到折觥和墙盘,据说调拨到周原博物馆了,算是个小遗憾。不过与三件禁出文物碰面,无论如何是个幸运之日。